景尚华
在第四届奥运会上,男子400米决赛时,剩下4名选手(美国3名,英国1名)。当时该项跑是不分道的。为让队友卡彭特获取第一,美国选手罗宾斯和泰洛有意阻挠对手霍尔斯韦尔前进,使卡彭特第一个到达终点。裁判委员会宣布美国人犯规,要求重赛。美国队却提出抗议,拒绝参加比赛。结果,英国选手霍尔斯韦尔只好独自上场,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最后一人步行到达终点,“夺”取了金牌。由于这次事件,以后奥运会才明确规定400米跑采用分道比赛。
在1912年7月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索普一人夺得五项和十项全能两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连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都称赞索普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索普是印第安人,出身贫穷。美国种族主义者竟因此取消了他的冠军称号和以后参赛资格,金牌也被追回交给挪威的费尔迪南·比和瑞典的韦斯兰德。但这两位富有正义感的亚军都拒绝接受金牌,国际奥委会再三做工作也无能为力。1953年,64岁的索普穷困潦倒而病逝。临终时,他还念念不忘40年前所遭受的不白之冤,大喊:“还我金牌!”又过三十年,1983年1月,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美国洛杉矶,将七十年前被索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的子女。
这届奥运会的古典式摔跤冠军争夺战,在瑞典人多格伦和芬兰选手伯林之间进行。但是经过9个小时的较量,二人气喘吁吁,汗水淋淋,依然未分高下。看台上的观众兴味索然,早已走光。在场的裁判也实在难以忍受,只好宣布停赛,二人并列第二。这场“马拉松”跤赛创下了奥运史上,没有冠军的特别“纪录”。还有一项“特别记录”,是日本运动员金栗志藏创造的。在马拉松比赛中,因天气炎热,他又累又渴,向路边一位瑞典观众讨水喝,这位热心的看客给他桔子汁,还为他提供了休息的房子。于是,他痛快地睡了一觉,醒来时,比赛早已收场。1966年,76岁高龄的金栗志藏旧地重游,并从当年放弃比赛的地方,重新开始,走向比赛的终点。结果,从当年比赛之日算起,他用了54年8个月6天8小时32分20秒的漫长时间,创造了一个非凡的马拉松纪录。
这届射击比赛,瑞典运动员,33岁的阿尔弗莱德·斯万和他的父亲,64岁的奥斯卡尔·斯万,在“跑鹿”射击中,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在奥运史上首次出现了父子同台领奖的动人场面。
第七届奥运会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为了杜绝那些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的现象,首次要求运动员在开幕式上,要举行宣誓仪式。誓词是:“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本队的荣誉,我们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运动会比赛,尊重和遵守各项规则。”此后,奥运会宣誓者多让东道国最著名的运动员来担任。
在这届奥运会上,美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布雷布特,一人夺得三项冠军。布雷布特16岁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脊柱弯曲。但她不因病残而气馁,接受医生劝告,从事游泳运动积极锻炼,终于在奥运会上大放光彩。赛后她回国变卖了金牌,订制了一个特大玻璃缸作为活动泳池,准备到全国各地作巡回表演。然而,在首次表演之后,缸体漏水,淹了剧场和地毯。为向剧场赔偿损失,她不得不将计划搁浅。但这位残疾女青年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却深受人们的敬仰。
1924年,巴黎举行第8届奥运会。英国短跑名将埃里克·利德尔在预赛中,便刷新了400米世界纪录。第二天,当他参加100米决赛时,正是星期天。这位出身于虔诚的传教师家庭、英国神学院的大学生,自认为礼拜天是安息日,应该去为耶稣祈祷,而不应裸露腿臂去参加比赛,因此,他竟断然放弃了百米比赛,埃里克被后人称为“迷信冠军”
足球比赛中,被喻为“铁门”的西班牙门将卡多·查摩拉曾经声称:“没有对手能使球逃过我的五指关!”果不其然,比赛进行中,对手的攻球,——被他扑了出来。然而,就在西班牙队同意大利队的那场比赛中,查摩拉的大门,却被自己的同伴灌入了一球。当时,西队鏖战正酣,仅剩一分钟即将结束,西班牙队队长不小心一个回转,球竟滚进了自己的球门。“伟大”的查摩拉双膝跪地,失声痛哭,泪洒球场,在场观众也禁不住扼腕叹息。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