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运行40年的传统公费医疗制度正在铜川市被打破。该市在医疗制度改革中大胆引进保险机制,实行全方位健康医疗保险,从9月1日起,在全市党政、事业单位陆续推行。该市这一重大改革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
铜川市市级单位享受公费医疗的各类人员共有6000人。去年经过卫生等部门不断努力,严格把关,公费医疗支出仍达200多万元。成为市财政的一大包袱。
为寻求解决办法,该市政府委派市卫生局、财政局、保险公司等单位,由市体改委牵头,前往在医疗保险上先走一步的广东省进行考察。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该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决定在广州、深圳依附于人身保险,只保住院办法的基础上,大胆迈进一步,不搞试点,一步到位,在全市全方位实行健康医疗保险。并拿出了《铜川市职工健康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其核心内容是:每人每年交保险费140元(由财政支付),保险期限一年;在保险期内,被保险人员因患病或意外伤害事故的门诊、住院治疗,保险公司按照工龄长短、按不同比例负担治疗医药费;被保险人应到保险公司和享受单位选定的定点医疗单位就诊(急诊除外);被保险人住院出院后,应在15天内提供所规定的有关证明单据、提出申请给付;建立“绝症、顽症治疗费”统筹制度,每人每年10元。
该市这一健康医疗保险的特点是:保险公司这个“第三者”介入管理,可有效地抑制医疗费用上涨。其资金统筹面大,可保证保险公司保本经营,也可大大减轻财政负担;住院、门诊全保,门诊给付比例均比住院给付比例高出5%,可保证干部职工的基本医疗,也可防止小病大治、无病住院;自费封顶,在现行公疗制度规定的个人自负500元的限额内按比例报销,超出500元的实报实销。 (刘根社 李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