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婆婆的花馍

2023年09月01日

(散文) 雷雪侠

我们合阳农村走亲戚,行门户讲究以花馍作为礼物,既朴实又实惠,所以蒸花馍已成为妇女的必修课,然而过得了关与否那可是两码子事。普通花馍一般妇女都会两下子,那是经不了大场面的,应付差事可以,但每逢结婚、嫁女、看娃、祝寿这些大事时,就非得请把式不可。因为家数多,花馍也多,那天聚集在一起,就有了对比,谁家的馍蒸得好,就把谁家的摆在正中;谁家主人的脸上就有光彩。

谁家过大事、行门户,主人提前几天就忙碌约请附近巧手能人,我婆婆则常常是作为主角被请去的。她向炕上一坐,其它人围坐在她四周当助手,揉的揉,擀的擀,一切准备妥当,婆婆就开始做技术处理,只见一块块小面团在她手里一会儿捏成个小鸟,一会儿捏成个花儿,一会儿又捏成个人物造形,个个形象生动,维妙维肖。捏好后蒸熟再点染,根据不同形象染上各种不同的颜色,绚丽多彩,格外美观。整个过程工序繁多,婆婆象一个元帅指挥着千军万马,沉着自然,有条不紊。

花馍分主体和附件两部分。主体是一对大馍,附件是用面捏些花卉,人物、飞禽走兽,染上颜色用小竹子棒插到大馍上,直到插满为止。主体和附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合谐统一。

婆婆蒸的花馍有三大特点:主体大馍白虚,立体感强;附件图案形象生动;颜色点染得和谐有致。婆婆蒸的大馍面起得硬,揉得到。面如果软的话,蒸出来就没有立体感。我们那儿人们常说的一句笑话“打下的媳妇,揉下的面。”同样的面如果揉不到,蒸出来就不白、不光。婆婆虽说并没有挨打,可是揉面的功夫确实到家。蒸大馍只是功夫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方面的就看插花图案如何了。婆婆捏的图案人物中,有铁梅高举红灯,苏三起解,梁秋艳手提竹蓝;花鸟中有牡丹、菊花、飞燕、鸳鸯;走兽中有老虎,狮子。插花图案只能捏个大体轮廓,真正表现水平的要数颜色点染。馍蒸出来后,婆婆有一只毛笔,一些墨汁和红黄绿三种颜色把铁梅的坚毅,苏三的悲愤,秋艳的喜悦刻画得淋淳尽致,把牡丹的华贵,菊花的雅致,飞燕的矫健,鸳鸯的缠绵点染得栩栩如生,她把老虎的凶猛,狮子的彪悍,特别是张口立虎描画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让胆小的孩子绝对不敢多看几眼。婆婆没上过学,更没有受过美术训练,婆婆凭着她的天资、悟性,凭着她对生活的细致的观察和理解,塑造出众多群众喜爱的艺术形象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称颂。1984年合阳县举办的面花展览,婆婆蒸的一对麒麟被摄了影放大装在文化站的镜框里,成为一种民间艺术供人们观赏。

上篇:没有了
下篇:李煜亡国的启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9/10/0871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