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率先起步的宝鸡市住房制度改革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参加第一步房改的9万住户中已有7万多户踊跃缴纳了公积金、租赁保证金和租金。人们反映,通过房改,强占住房的缩手了,多余住房的松手了,没有住房的拍手了。
为了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宝鸡市委、市政府今年上半年投入极大的精力周密部署,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市委宣传部、市房改办编印了《宝鸡市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解释与问答》、《房改宣传提纲》等材料广为散发;市级新闻单位分别开辟专栏、专题节目为群众释疑解惑;全市设立了18个宣传咨询站为群众服务,使房改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家喻户晓。市上大多数单位都成立了房改机构,全市培训了千余名工作骨干,为房改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房改从6月份起正式运行后,宝鸡市计委、建委以及人事、劳动、财政、土地、税务、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出面解决有关问题;各单位领导同志“从我做起”,带头交纳“三金”和集资建房款。市长李均首先交集资建房款7000元,使许多群众消除了疑虑。在基层单位,到处可见职工排队争交集资款和“三金”的热烈场面。截至9月上旬,宝鸡市已收取“三金”4000多万元,占应交户数和金额的81.4%;批准出售公房和集资建房各10万平方米,可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房改政策实施后,根深蒂固的福利型住房观念已在发生转变,全市有1300多个住户要求以大房换小房,还有一批人主动退出了多余的住房。
据前不久一次专题问卷调查统计,这个市80%以上的群众认为房改解除了万家苦恼,刹住了不正之风。最近,记者前往职工住房比较紧张的陕棉十二厂采访时,看到这里的住房改革如火如荼,场景动人。正忙着喜迁新居的老木工张来祥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他一家三代六口人长期以来挤在36平方米的小房里,无力调换;经过房改,他一下子分到47平方米的大房。他说:“这多亏了政府的房改好政策!”
(卢愚 都世科 张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