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省工业展览馆二层大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汉城投资处门庭若市。西北各省区客商络绎不绝前来洽谈。闭馆时间快到了,紧邻的华盛顿、东京、巴黎、维也纳投资处已无人了,可汉城投资处室内洽谈正热闹,四、五名翻译讲解着,比划着,韩国商人应接不暇。但门外仍挤有几十个人等候进去,有的人头上急出了汗,保安人员不时过来维持秩序,劝大家耐心等待。
据了解,韩国这次来参加洽谈会的有国内10个公司和一个贸易协会的代表共计13人。过去,韩国仅在山东有经贸活动,这次到西北来,想了解西北,熟悉西北。西北各省区的客商也有同样愿望,想通过洽谈会,和韩国客商多谈、多了解,多做生意。韩国客人一到西安,西北的客商就找到了下榻的宾馆;主动要求洽谈项目。
为了使中国客商了解韩国洽谈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汉城投资处代理人李炳起先生计高一筹,在门口用大字写出了一条醒目广告:韩中商谈。商谈条目是羊皮加工、建筑材料等13个项目。还有联系办法,最后写明李炳起先生的住处和电话号码。一条广告,推波助澜,人们闻讯蜂拥而至,挤在广告前,看着,吵着,议论着,不少国内客商当下就拍定了自己要洽谈的项目,到投资处和韩国商人商填预约洽谈表。工发办统计,短短几天就填了2000多份表。
在省工业展览馆大厅门口,联合国工发组织达尔先生、汉城投资处代理人李炳起先生和围在周围的西北地区客商们谈笑风生。李炳起先生说,我乐意来中国西北地区,因为这里过去我们没有来过。请各位今后多给我们提供信息、多提供项目资料,我们就会多做生意,多投资,多合作。
工发办人士分析,中韩刚刚建交,经贸活动尚处于初期,交朋友,做生意,有个投石问路的过程。汉城投资处洽谈热现象表明,今日门庭若市,日后定有硕果。 本报特约记者
赵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