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丛英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那小厮,诗文确实写得不赖。别的不说,仅那《滕王阁序》,就真够千古留芳的。
不过,世上的事儿最怕琢磨。这篇千古美文,若让我等聪明世故者一琢磨,就显出作者的“迂”来。譬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云云,就着实惋叹的没有名堂。想那李广,其才确奇,其功确盖世,可是,也确实“难封”。为何?不才以为原因有三。
其一,李广不会讨圣上之好。圣上也是人,喜听几句奉承话,好看个歌舞什么的,也不为奇。广“口讷少言”,不会说“圣上整日为国事操劳,应注意多休息”。除善射能征战外,广别无所长,自然也不会来段“霓裳羽衣”什么的。但其若能用“善射”之长,当圣上大宴群臣之机,表演个“百步穿杨”或“簇洞铜钱”,博个满堂喝彩,一助圣上酒兴。龙颜一时大悦,给其封个“侯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广却无此意识。
其二,李广不谙官场之道。人云:千里作官为发财。可李广这人爱玩“清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干了一辈子,“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却家无余财。试想,这号人给个“侯”,倘把侯爵级别的房子,让给士兵居之,侯爵级别的待遇,一概谢免。结果,他倒是廉了,可难为了别的“侯”们。向他看齐吧,“既得利益”实难割舍;不仿效吧,却显得一个个贪官污吏似的,忒别扭。为大多数着想起见,广还是“难封”为好。
其三,李广不会搞裙带,不懂人际关系学。大将军卫青可做圣上的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能将妹子给圣上做了宠姬。广纵然不能和圣上“裙带”和卫青、霍去病来个“亲家”什么的,封侯想也不是很难。
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匈奴闻之丧胆,是绝对的“战斗骨干”。可他心眼忒死,只知“文死谏,武死战”,一点不会搞人际关系。广最后一次随卫青出征,卫青本欲让公孙敖立功。当时广若识相,好好“配合”一下,日后有机会,卫和公孙给圣上美言几句,“封侯”也有可能。可李广偏是个傻冒,一心要亲自和单于决个胜输,惹恼卫青,让人家玩个小“花子”,落个战败羞惭而自刎,也是咎由自取,怪他人不得。
以上为李广“难封”之根本。可笑李广却至死不明、错以为无封侯之骨相和命运。而王勃跟着瞎惋叹。不过,勃二十多岁便早逝。倘其多活几年,经的世事多了,不但见怪不怪,兴许还要做篇文章,对自己的瞎惋叹进行一番反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