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岐山县在改革开放中,将民间闲置未用的科研力量加以利用,使全县民办科技实体蓬勃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8年,伴随着改革和创业的磨难,由境内大企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兴办的第一个民办科技实体“星一化工研究所”在岐山县顺利降生。几年来,岐山县委、县政府和科技业务主管部门县科委以及有关单位领导及时制订扶持发展民办科技实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引导和支持县内外停薪留职科技人才、大中型企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村学有专长的科技人才,采取入股联办、集资独办等形式,兴办民办科技实体,使全县民办科技实体迅速发展到15家具有70名工作人员。
几年来,这些科技实体积极从事机械、化工、医药、种植、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科技咨询、服务、推广,医疗保健科技开发服务等项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这些民办科技实体已积累资金30多万元,年总产值100多万元。他们所开发研制的胶粉、跑车木工带钜机等5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
(李秋虎 袁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