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工作中,职工是直接施工的参与者,而一个班组任务完成的好坏,职工是否能自觉地充分利用8小时的工作时间,关键要看班长有无心计?咱的心计就是关心新工的技术进步。
这几年分配和顶替来的青工比较多,生产班组的技术力量有所下降,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如何把这种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呢?一句话,就是要关心他们的技术进步,使他们尽快掌握独立操作的本领。
我班有位技校分来的青工,说起理论来一套套的,可在实际操作中,质量总是不合格,自尊心又极强。针对他的特点,我利用工余时间与他侃大山,逐渐把话题引到工作上,从而得知,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心慌、紧张、怕干不好。于是我就鼓励他说,不要怕,想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个熟练过程。之后,我还是让他独挡一面,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也能够主动问我,技术提高得很快。
另有一位顶替来的青工,平时工作也很积极,可在干活时,总是按照自己想象的去干,造成工作上的许多错误。根据他的情况,我就让他跟我一起干,告诉他怎样下料、怎样识别管材质量的好坏,同时找了些理论书籍定期和他一起学习。看他皱眉时马上给他讲解并在纸上画草图和下料的计算方法。现在他俩都成了我班的技术骨干,干起工作也让人放心,促进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徐松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