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回西北大学参加校庆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魏杰教授,就陕西经济改革问题,请魏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
魏教授说,陕西目前在全国排名较后,与其他省比起来是落后了,但陕西的落后不在发展速度慢,也不在经济发展落后,而是在于旧体制没有被打破,许多改革在旧体制中循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却没有什么成效。他说,陕西人的观念受传统束缚太深,眼光不够长远,老是放马后炮,抓不住时机。在1984年至85年的经济腾飞、高速化时期,就没有抓住时机,落后了。以家电市场为例:“三大件”兴起时,外省都已行动起来了,陕西还在一等二看,使得外省的“三大件”大量涌入,一举占领了陕西市场。等陕西自己的产品摆到柜台上时,市场已趋于饱和。自己的市场都没有占领,更不要说全国了。陕西在第一轮中轮空了。
按说此时,陕西应大搞基础建设,发展基础工业,准备投入下一轮的竞争。但陕西没有,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日渐衰退的旧市场上。现在,人们的消费已进入了第二轮,产生了“新三件”热。新三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钢铁,而陕西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前几年限制了重工业、基础工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导致陕西在第一轮中没有赚到钱还牺牲了第二轮。
魏教授接着指出:市场经济太淡薄、体制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陕西落后的弊病所在,所以,要从改革此三点做起。他说,这次回来前走了一些地方,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属北京最热闹。而回到西安,却冷冷清清的,真令人着急。如果抓不住这次机会,陕西再要赶上其他省份将是很困难的。
当记者请他为陕西经济改革出谋划策时,魏教授说:嫁接,嫁接是唯一的出路。通过嫁接,可以甩掉亏损老企业这个大包袱。不要争陕西的名份,要打破地域观念,要开放,要内引、合力,不要在陕西新建什么实体,也不要请他人独建,改革重点放在老厂改建上,让外省投资、入股,使老树开新花,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立足本地,走向全国,要开放市场,否则谁愿向你投资;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改革旧的体制,否则就会老是在旧体制上轮回,一样前进不了,通过嫁接引入一股活水,干些实事,陕西还是大有希望的。
魏教授最后指出,陕西人有个爱吹的毛病,华而不实,有时是瞎吹。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条陕西新闻,说陕西搞了个“八百里秦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听了很兴奋,可回来一看却人失所望——哪儿有啊!他说,市场经济不是一种尔虞我诈的骗子经济,而是一种信用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已经来临,所以希望陕西能首先改掉“吹”的毛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