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次列车乘务人员急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特殊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使我们母女三人终身难忘!”北京灯具厂女工何春芳给西安客运段的这封感谢信,记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追车”故事。
8月26日下午5时零4分,何春芳陪同50多岁的二姐和75岁的老母,由北京乘坐163次列车去成都大弟家。因购票难,她们母女三人便分坐在3号硬卧和15号硬座车厢。夜间何春芳在卧铺车厢陪伴老母,次日清晨她准备到硬座车厢关照未出过远门的二姐,可因列车严重超员,车厢内无法通过。直到6时左右车到洛阳站时,她急忙下车从站台上跑步到15号车厢门口。由于当时上车的乘客太多挤不上去,何春芳连忙掉头朝母亲乘的硬卧车厢跑,可这时车门已关,列车己慢慢启动,她喊哑嗓子也无用。正在这万般无奈之际,有人指点她乘41次特快车去追。何春芳便急匆匆跑到刚进站的41次特快列车12车厢门口,语无伦次地向立岗乘务员说明了情况。当时有位老同志在旁听了她的介绍后,和乘务员一起,破例让她这位持163次车票的乘客上车,耐心地询问并记录下了何的名字和其母在163次列车上的铺号,并向何介绍了到三门峡站追163次车的时间和办法,还说如在三门峡追不上,中午12点多钟到西安肯定可以追上。在给何安排座位的同时,他们还设法通知163次列车对何母予以照顾。后经何春芳多方打听,才得知热情接待她的两位女同志是值班车长孙燕和乘务员沈海玲,那位老同志是原西安客运段的副段长周玉桓。
在这些热心人的劝慰和关心、帮助下,何春芳焦急的心终于平静了许多。早上8时许,41次车刚在三门峡站停稳,乘务员小沈便安排何第一个下车去赶163次车,并叮咛如赶不上马上回来。当何春芳飞步直奔163次列车的时,眼看着车门又关了。“我是西安客运段的,有急事!”原来老段长周玉桓已经赶来了,他拍开4号车厢的门,并替何向163次列车员讲明情况,一直将她送上了车厢。
当何春芳在启动的列车上回头再一次表示感谢时,老周却说:“人民列车为人民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重新登上163次车何春芳找到焦急万分的老母和二姐,介绍了追车的经过后,她们也感动得直流泪。
本报通讯员 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