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倡赤足走路,这种“足底反射”学说认为,足底有着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当人赤足走路时,敏感区首先受刺激,然后把信号传入相应的内脏器官相关的大脑皮层,最后大脑皮层又把经过综合分析后的冲动传到效应器官,发挥人体内的协调作用,从而健身。
现在时兴一种头朝下脚朝上的“倒立健身法”。医生们认为,经常站立者易患内脏下垂、痔疮及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也常发生脚肿、腰酸及腿疼等现象。倒立后,因改善了血液循环,可增强内脏功能,同时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状态也有所改善,达到健身效果。
提倡面向前往后走者称,向后退着走能使腰脊肌、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股四头肌均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对腰腿痛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四肢着地行走(爬行)也能健身。医学家认为,爬行可使血液循环流畅,身体重量分散到四肢,从而使腰椎的负担大大减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各种脊椎、腰部病病均有较好疗效。(卢瑞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