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嘴唇紧绷出严肃、好强的线条,一双扑闪的大眼睛透出一股灵气。坐在车间办公室的长条凳上,当着厂领导、车间领导和笔者的面,你哭了。眼泪掉在你那双创造过每分钟打结35次以上、为你争得“省级操作能手”荣誉的小手上。作为西安市最年轻的劳模,全厂年龄最小的党员,年年的厂级先进,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哭什么,孟艳?
莫非你想起了5年前的那个冬天,16岁便在老师的叹息和同学的挽留声中哭着离开了校园。作为家里的老大,弟妹都小,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你放弃了那个瑰丽的“教师梦”,到3511
厂当了一名“纱女”。将近100分贝的噪音、来回不停的走动、打结,一个班下来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好多次你委屈地在父母面前哭,睡在被窝里哭。可哭归哭,干归干,上岗第一月,你是同期进厂80人中唯一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计划的。有了这一开头,你就再也没有落后过。
孟艳,你哭什么?或许你想起了全家人在你这个劳模身上付出的心血。和众多“纱女”一样,你也是“一人上班,全家服务”。那次发高烧,母亲打电话替你请了假。谁知你硬犟着要去上班,说什么班组计划少一个人要打乱,月产2000条毛巾的任务也要“黄”。母亲无奈,只好骑自行车1个多小时从南郊家里把你送到西郊厂门口。等你下班出厂,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一家人等在厂门口接你。你脸色煞白、额头烫人。一家人见状慌忙把你送往医院去打吊针。你仗着年轻力胜,第三天烧刚退,又精神抖擞地上班了。为了提高打结速度,你脖子上总挂着一缕棉纱,得空就在家里练机下打结。父亲为你掐表,弟妹为你数数,为了不使棉纱飘动,大热天家里连电扇都不开,一家人热汗淋漓地陪着你受罪。终于把你的打结速度从每分钟18个结提高到每分钟35个结以上,成为同期进厂工人中打结速度最快的一个。
孟艳,你哭什么?难道你还在为失去那几次宝贵的上学机会而伤心,为工友对你的疏远而难过。去年11月份,你报名上夜校学日语,希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可厂里三班倒影响上课不说,有时车间人手不够,你不得不顶班扩台上岗。就这样仅学了四个月的日语到最后也只好放弃了。今年4月,厂里准备推荐你去上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你知道后高兴坏了。每次回家路过学校门口,你都推着车子慢慢从门口走过去,忍不住多往里看几眼。谁知没过几天,党委组织部就找你谈话,希望你能留在一线给工厂做更大的贡献。面对组织的决定,你哭着服从了,谁叫你是共产党员呢?以后每次回家你都绕开学校所在的那条马路。1990年3月,车间211—216#车位六台毛巾织机,换了4位挡车工均未完成作业计划。20岁的你凭着娴熟、扎实的基本功,把这六台“老虎车”“训”得服服贴贴,当月产量就完成计划的108.67%,一等品率是质量指标的105.72%。许多人朝你竖起了大拇指,但也有人认为你是故意逞能,晒别人,开始冷落、疏远你,自从当劳模以后,这种迹象更明显了,包括一些和你一块进厂,情同手足的姐妹,你好精彩,你好无奈。
孟艳,你哭什么?你是劳模,更是女孩子,你有权利哭。笔者问你对当劳模而失去的这许多东西怎么想?你把眼泪一抹:“我不后悔,从不后悔!”
(田明辉宫玺峰文惠振武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