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桂林街头采风

2023年09月01日

柳江河

十月的桂林,金风送爽,天淡秋高,桂花吐蕊,街巷流香,是旅游的最佳季节。我有幸参加全国工人报刊美术研讨会,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甚感快慰。闲时,街头走走看看,也许是职业习惯,又总是将那些新鲜事、怪事记在采访本上…

桂花——满城飘香

一到桂林,那扑鼻而来的便是桂花的香味了。10月的桂林,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又是桂花盛开的时节,金桂、丹桂、银桂、洒满枝头,迎风怒放,满城飘香,那香味腻死人了。大街小巷的路旁都栽种着桂树,有的树有碗口那么粗。据悉,仅桂林市栽种了十万多株桂树。我住的房间在七楼,只要打开窗户,桂花散发出的腻人香味,也会随风飘进屋来。正因为桂林的桂花有了名气,于是桂花酒、桂花菜、桂花糖、桂花糕等,以桂花为名的食品又遍布大小商店的柜台上,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小吃——挡不住的诱惑

走在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摆米粉的摊点。桂林米粉条细腻柔韧,卤水鲜美而芳香,肉菜松脆爽口而闻名。这不尽在米粉本身,而在于精制的卤水上。其用料也不尽相同。米粉本身就可列出原汤米粉、三鲜米粉、冒热米粉、牛腩米粉、马肉米粉等数十种。每碗1.10元一1.50元不等,味美价廉。开会的几位同行经不住米粉的诱惑,每次上街总要吃上一碗。

在街上行走,还能发现卖冷饮的小摊上都放有一个大玻璃瓶,里面腌有萝卜片,付一角钱,摊贩用根一尺长的小竹棍,一次扎上十几片。味道不错,酸、甜、麻、辣,有开胃顺气之功能,可与西安的羊肉串相媲美。我见街上的行人中,尤其是外地人,吃者甚多。买上一串,边走边吃,我们也不例外了。此外,桂林的瓦儿糕、松糕、水糍粑、马蹄糕等小吃,真令北方人大开胃口。

自行车——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绝妙佳境,交织出一幅“山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壮美图景。全市有11个风景点,14个公园。乘旅游车游玩,不自由,也不经济。怎么办呢?还是桂林人想得周到,各主要街道路口,设有“自行车出租点”,在《桂林旅游交通图》上,还为旅游者指出骑自行车的旅游线路。租辆自行车,手续也简便,押上身份证,每天3元,不足一天按小时计算,每小时0.50元。没有身份证交押金100—150元。因此,你会看到外地人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在各风景区游玩,就连老外也不例外。几位新加坡的华侨告诉我:“骑车方便、经济,还可以锻炼身体!”

“拉客”——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在参加桂林市总工会的一个会上,市工会主席腾沛善说:“桂林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已闻名于世,桂林人也十分好客热情,这是我们同行一致的看法。然而任何地方都有不美的地方,桂林也就不例外了。桂林每年接待中外游人已达700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给该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社会问题。一天中午,我外出办事,路过繁华路段的京桂宾馆门口,被三四个当地姑娘挡住去路,其中一位拉着我的胳膊,用广西普通话问我:“先生,玩玩吗?”几个姑娘嬉皮笑脸。我甩开对方的手问道:“小姐,玩什么?怎么玩?”一脸严肃相,使对方很难堪,自找没趣,便走了。漫画家徐进,因块头大,还有一个“将军肚”,很像北京人说的“款爷”。他每次上街都有这样不快的遭遇。随同开会的几位“先生”,也碰上过此类事情。茶余饭后,与会者又把这事当笑话一说一笑完事了。然而,这一社会问题真令人十分担忧。如何治理,清除社会垃圾,使桂林更美,又成了与会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了。

(插图 叶广芩)

上篇:没有了
下篇:老陕,您不会也“鬼”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2/11/199211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11/26/0883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