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新世纪饭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北京旅游黄金年新世纪十佳礼仪小姐大奖赛”的决赛晚会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有两三个摄制组现场拍摄。如此殊荣,多年罕见。
谁曾想,出人意料的场面出现了:晚会结局引起观众、记者的颇多非议。
“形象太一般,比广告模特大赛差远了”。
“复赛、半决赛、决赛,越评越没劲”。
“礼仪小姐代表北京形象,应该漂亮些。”
“你们怎么选的?我们台下的人怎么都觉得‘十佳’还不如20名‘新世纪小姐’啊?”大奖赛发起及承办单位——北京新世纪饭店中方副总经理,也对“红花衬绿叶”表示诧异。
决赛镜头—:7号小姐英语“考”砸了。7号小姐面对英语提问,刚开口说两句就卡壳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主持人着急了。7号茫然。
“对不起,我把7号、8号选手的英语题顺序颠倒了。”主持人致歉,“是我问错了题,请评委打分时考虑。”
场上哗然,一片笑声。
决赛镜头二:礼仪小品,四个演员依次抽签考选手。
“不对吧?我抽的这信封里怎么还有小胡子呢?”第一个上台的唐杰忠自言自语。原来,“小胡子”是第二个演员化妆首具。唐杰忠抽错了信封。
主持人发现出错,立即以“麦克风故障”为由冲断比赛。燃后,唐杰忠二次登台又抽一次,开始对号“考”选手。
两个镜头露了比赛的“底”——“台词”预先都背好了。难怪细心的观众有被“愚弄”之感。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十佳”决赛成绩在决赛前已拟定了。据了解,排练时,决赛评委通过与选手接触打“印象分”,彩排时则“试打分”,决赛晚会无大差异,就“按既定方针办”了。
在晚会电视文学台本上,除跳舞外,还有唱歌,讲故事两项,可在决赛前几天突然变成只剩舞蹈了。“十佳”中有人就此提过建议,给每个选手两分钟展示各自特长,可是被导演拒绝。
多数人被迫“扬短避长”而少数人却欣然“扬长避短”受过三年专业舞蹈训练的杨森,在决赛彩排时唯一被安排表演独舞,并在彩排决赛领奖场面时站在最前面——特等奖位置(以后依次为一、二等奖及新世纪小姐)。果然,杨获特等奖。
6月24日下午,距半决赛开始还有几分钟。大奖赛裁判长手拿当天参赛的选手名单,找出国际航空公司选手,对半决赛评委、北京礼仪学校校长李柠指名关照:哪些人要上,哪些人要下。于是,李在自己选手名册上的这些选手名字旁作了记号。比赛开始后,她仍按自己的判断打分,没有“从命”。
决赛晚会前,李柠打电话给赛场公证员,披露了做手脚的丑闻。
公证员在接到李柠的电话后,即向决赛各位评委打招呼:“请评委打分时不要受外界因素干扰。”可是,此刻,事实表明,不论是李柠的电话,还是公证员的招呼,都已经晚了。
记者在北京市公证处查阅大奖赛存档时发现,在有某评委签名的半决赛成绩册上,“国航”的几位选手名下,分别注有“√×”,前者分高,后者分低,而这恰恰与李柠评委受到的“哪几个上,哪几个下”的授意吻合。
通过查看成绩单,记者发现,若干评委的“改分”呈现一种规律:“国航”选手多被加分,非“国航”选手大多减了分,同时“国航”选手加谁、减谁都趋向一致…… 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