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宝鸡大中型企业向市场经济阔步挺进

产值的九成靠市场调节 一批企业步入海外市场

2023年09月01日

本报讯 宝鸡市国营大中型企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向市场经济阔步挺进。市场调节在其产值中的比重已达90%以上,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军工企业率先奔向市场。该市有大中型企业60户,在进入市场经济过程中,20户军工企业一马当先。面对军品生产任务大幅度减少,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近年来开发民用产品110种,去年产值达12亿元,占企业总产值的80%,显著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研制出钛及钛合金和钨、钼、钽、锆、铌及合金,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基地,钛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企业产销主要依靠市场。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该市大中型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压缩得所剩无几,经营活动靠市场调节。在市场机制推动下,这些企业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近几年研制出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产品350种,创名优产品400种,在开拓市场中扬帆奋进,大部分已成为竞争强手。宝鸡工程机械厂投产的液力传动轨道车、走行吊车等国家级新产品和专利产品达11种,DQ160轨道车、电汽化作业车在国内市场覆盖面达80%和95%。

以不同改革模式走向市场。该市选取发展“三资”企业、引入“三资”企业管理体制、推行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新机制、扭亏增盈承包等改革措施,着力推动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长岭机器厂在省内率先把原国有企业改进成股份有限公司,使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面向市场,形成了电子雷达,纺织电子仪器设备和家用电器三大支柱产品,产销和利税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长。

一批企业步入海外市场。为促使大中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宝鸡市近几年组建起10多个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68项,强身壮骨,嫁接改造,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使之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全市已有35户企业多口岸供货,16户企业还成为陕西省的出口创汇大户,200余种“拳头”产品飘洋过海,俏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能力达8000万美元。 (张彦和 杨青锋)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12/01/0884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