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各行各业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的今天,政府机关精简、放权、松绑、服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企业走向市场经济时解决此类问题就更显得迫在眉睫了。铁二十局二处实施推广的“小机关、大工段、多服务、少添乱”工作法,为基层一线工点注入了活力,给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以有益的启迪。
这个处的前身是铁道兵建制,1984年兵转工后随着机关机构的重叠臃肿,蹲机关人员达230多人。加之施工点分散在浙、沪、鲁、宁、滇等省区,并存在着“一级等一级、一级靠一级”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些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变以往的后方遥控指挥为现场跟踪服务,处领导果断提出“小机关、大工段、多服务、少添乱”的新体制,他们先后分两次精减了5个科室,裁员近50名充实到施工第一线,使机关工作人员1/3下基层,1/3搞三产,1/3抓管理。处纪委的副书记被充实到“找米下锅”的二段工作后,身先士卒,四处揽活,仅一年光景就承揽了1000多万元的工程,硬是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建筑市场扎了根,在全处冒了尖。处计划员小丁到机械段后,很快成为计划、预算、统计的“多面手”,并在312国道工程中为企业挽回工程项目款130多万元。
处长李克林、党委书记陈志平带头改变以往机关下基层的“浮、脱、虚”现象,每年平均有9个月泡在一线,面对面地解决施工难题。今年7月,李处长得悉南(宁)昆(明)工点缺设备和资金,立即带领机关业务人员日夜兼程奔赴现场,拨款150万元,并配备5台大型运输车辆,职工们高兴地说,过去是基层围着机关转,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机关跟着工点转,务实事,人心暖!
过去处领导那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时下正被“众人捧柴火焰高”的工作热情所取代。班找队、队找段、段找处请缨“啃骨头”,已成为该处上下的一种新气象。一段一队一班班长顾永成带领36名工人兄弟,主动承接了造价甚低、亏损无疑的宝中铁路——陈家沟和沙富沟两座中等桥梁工程。结果,不仅没有亏损而且盈利2.6万元,节约汽车台班费9000元,两座桥分别被指挥部评为优良和样板工程。当记者问及今年该处何以完成了建安工作量4000多万元时,党委书记陈志平说:“机关消肿下一线,现场服务少添乱!”
(徐国柱 王震 桂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