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生产:不是为了积压

2023年09月01日

韩庚

生产当然是为了销售,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依经济规律,市场是企业的领导,市场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这应该是合理的。

其实不然。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省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同时产品销售率比全国平均低4.25个百分点,在30个省市自治区中倒数第一。部分化工产品、轻纺产品和煤炭工业库存均呈上升状态。其中毛线库存为生产量的96.9%,手表和电视机也超过和接近生产量的一半。

边生产边压库,不赚钱反压资金。这是为什么?

——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货好自然俏。我省在技术进步、生产更新改造方面与全国有一定差距,故产品在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与名优品就有一定差距,拓宽市场,占领消费群落很困难。我们同一型号的电视机,市场售价比名牌产品低10—15%的情况下仍无销路。有厂家说,若不搞有奖销售,西安市场上一台也难卖。目前国际市场一台21英寸松下彩电仅售300美元,我国入关在际,届时地产品咋办?

——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就全国来讲,纺织行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1/4以上,我省亦同。虽省纺工业公司一再限产、压产,但库存依然增加。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也是生产能力过剩,销售大跌。但这是相对过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各类市场体系形成,尤其“人关”以后,加入到国际贸易战中,质量、品种、价格、交货期等等就更显重要。前不久陕西赴港经贸展,同是纺织业的合资企业昌龙公司成交显著即是明证。

——消费需求、消费观念转变,这是外界原因。眼下群众消费观转变,知道鸡能下蛋,钱能生钱,资金投向多元化选择,热点已从单纯个人消费领域转向个人投资领域,结余购买力转向股票、债券、商品房等等。还有部分消费者持币等待“入关”,以为商品价格届时会一落千丈。这些,均促成了产成品的积压。

——销售手段落后,应变能力差。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国纷纷行动,转变观念转变机制,企业指令性生产任务逐步减少。面对市场竞争狂潮,我省一些企业举步维艰,不知所措,应变能力差。渭南市染料化工厂,前几年产品大部出口,近两年出口受阻,厂方未采取有效措施打开国内市场,致使成品资金占用居高不下。我省一些纺织企业,前几年相当一部分产品外贸收购,随着体制改革,外贸部门开始择优选取,货比三家,我省纺织品在价格、花色、推销策略方面未能适应这一变革,结果不但外销困难,省内原有市场也受到外省产品冲击。

综上所述,一个顶重要的原因当是我们“老陕”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状态,没有完全进入商品竞争状态,没有完全进入、半遮半掩就意味着别人捷足先登,意味着失去市场……

这怎么行?时不我待!

上篇:没有了
下篇:搞总结要实事求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12/10/0885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