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连声·
在改革的浪潮中,企业的厂长、经理很需要点冒险精神。这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至少在改革的年代是如此。如果胆小如鼠,缩手缩脚,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这个经营者就一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应当是一个冒险家,虽然说这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但是,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同一性。这是商品经济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企业应当是冒险家的乐园。有些人一听到这话,可能会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口号,笔者以为,这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也是没有认清商品经济性质和规律的表现。企业家要进行经营活动,首先要作决策,每一项决策都不可能是万全的,会遇到风险。因为这里边有着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譬如,一家工厂要生产一种新型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畅销,这在决策时不可能有十分把握的。尽管厂家搞了市场调查和预测。但是,市场需要是千变万化的,它要受到政策调整、国家财力、人民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天灾人祸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再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也会因市场变化而受到挫折或失败,所以,企业家必须是一个冒险家。
目前,在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内,不少人对提倡冒险精神存在着疑虑,一提起大胆改革,他们就忧心忡忡、左顾右盼,思想因循守旧,凡事都要找个“框框”、“条条”,习惯于几十年一贯制的“社会主义”模式,搞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那一套,你要学习西方管理经验,他脑子里先划个问号,这种思想状态和工作作风,怎么能够承担风险、积极改革呢?
应当指出,我们提倡冒险精神,并非反对审慎行事,而是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风险,那么就无慎重的必要了,承认改革中有风险,才能有可能避免风险,才能勇敢地去冒险;相反,否认风险,就会助长人们的随意性。恰恰会带来风险。当前,影响改革的主要矛盾不是不够慎重,而是缺乏冒险胆识,是慎重有余,勇气不足。今天人们所说的担风险,绝不是盲目冒险,是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正确地预测和决策,使改革具有可行性,少走弯路,避免偏差,防止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