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正明
北京城的荧屏大战总算宣告结束。这不是因为《皇城根儿》和《爱你没商量》斗出了一个你胜我败,而是因为《皇城根儿》三十集已经播完,观众们只好没商量地把频道转向《爱你没商量》。
《爱》剧的收视率关不低,记者在夜晚放映《爱》剧时,给十位友人打了电话,至少有八人说正在看这部戏,尽管他们中有人说好看,有人说一般,但是“不看它又能看什么呢?”也有人边骂这部戏拍的“什么玩意”,但还坚持在看。有一个人说前一段是该剧的忠实观众,但现在说不愿再浪费时间,而爬他的格子去了。另一位是个中年教师,打头一集起就拒绝看《爱你没商量》,因为他“最见不得的就是宋丹丹的脸和她的大蹦头”。
同《皇城根儿》一样,开播前热热闹闹的情形,被一片沉默所取代。这几天在北京的报纸上,已经不大容易见到对这部戏的评价,不管是说好还是说坏。但是,这并不妨碍普通观众在茶余饭后或是在办公室里的七嘴八舌。正像许多观众把对《皇城根儿》不满发泄到宋佳身上,急她在《皇》剧中“老是哭丧着脸”一样,在这种毫无约束的评论中:《爱》剧的观众也把宋丹丹和英达作为他们的希望没得到充分满足的牺牲品。一位自称同宋丹丹和英达有过那么一段交情,也曾搞过一阵文艺批评的大报记者似乎很内行地说:“宋丹丹还是比较适合演一些淳朴些的角色,就像她在小品中演的人物。英达演得太卖力了。他们实在是太想演好这两个角色了。”而一般观众说话常常要尖刻得多,有人甚至幸灾乐祸地联想起了一次英、宋两人对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主持人的一段话,大意是他们的成功不用太费劲,只要等着天上掉馅饼,有时天上掉下了馅饼都不爱去捡;只要他们愿意,不但可以成为著名的演员,还能成为哲学家、作家。虽然当时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腕是在开玩笑,而宋丹丹说起从艺以来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箩箩的,但是,现在的观众中却有人说:“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那么好接。”而王朔的“一不留神就写出一部《红楼梦》,顶不济也是部《飘》”的调侃在观众看来也成了“牛皮”。
面对观众的冷静,现在出现了两种很有趣的分析。这两种分析正好截然相反。一说是观众希望一部长室内剧头几集就得个“碰头彩”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无论是《皇城根儿》还是《爱你没商量》都要等到后面才“有戏”,在播《皇城根儿》时,就有人对新闻界说:“甘蔗要从头啃才甜,戏要等后面才精彩”。而另一种说法是正因为观众的成熟,所以才表现出冷静,要是换在头几年,《爱》剧没准就是一部《渴望》。
虽然如此,毕竟还是有不少人天天晚上要看《爱你没商量》。一位观众说:“再怎么着,这也算是一部中等的电视剧,虽然水份多了些。”而一些北京的年轻人对王朔式的整段整段的“侃”还是表现了相当的好感,尤其是王奎荣所扮演的范建平更让人感受王朔语言的独特风格,一直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大杰狼之类角色的王奎荣因此而成了《爱》剧中的一位明星。其他如谢园、冯宪珍、马羚、盖莉莉及盖克也颇讨人喜欢,但这还是改变不了整部戏的无奈。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观众的冷静毕竟引起了制作者们的思考。据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设想拍一部长达百集的电视连续剧,其制作方式将大大不同于以往中国电视剧,要等全剧拍完才播出的制作过程,而将是拍一部分播出一部分,然后在征集观众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好则往下再写,不好则再修改,给观众一个地地道道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