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杂文“杂”性说

2023年09月26日

刘隆有

杂文者,“杂”文也。因“杂”而得名,其性也喜“杂”——“杂”得内容无所不及, “杂”得手法无所不用, “杂”得形式无所不鉴。《四库全书总目》云: “杂之义广,无所不包。”而“文”也缘“杂”以生。

《艺概》论诗,说是“无一意无一事不可入诗者。”其实,杂文远比诗歌等其它所有文体的包容量广大得。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其它文体能够表现的,杂文都能议叙;其它文体无法反映的,杂文也能论载,大弥天地而细入无间。 “牢笼百态”可也。“漱涤万物”可也。难怪《文史通义》要求杂文作者“通今服古”《文心雕龙》强调杂文作者须是“博雅之人”, 《汉书·艺文志》则列杂文作者入“杂家”,称其学能“兼儒、墨,合名、法”,识能“知国体”而“见王治”。

——此杂文内容之“杂”也。

通常称杂文为“文学性的社会评论”,评论与文学的双栖,就使杂文在表现手法上独擅胜场——一身而得运用两大文类多种文体的表现手法。

作为一种社会评论,它可以充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或归纳,或演绎,或类比;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或慷慨陈说,或娓娓而议;可立论,可驳论,可随感,可触发……把论点和论据结合得协调自然,天衣无缝;把问题和理论阐释得准确明晰,无懈可击,从而挥洒出一种缜密严谨,富于雄辩的风采。

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它可以自由地改造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体所特有的表现手法,而为己所用。它可以学习诗歌营造意象、构建意境的方法,写出一种诗意、诗境、诗的神韵,含蓄、高雅而富于悟兴;它可以挪用散文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笔法和某些谋篇布局的章法,写得条理井然,情趣盎然,文气浑然,笔致流畅而潇洒,结构典丽而玲珑;它可以模仿戏剧制造悬念,设置冲突,铺垫高潮的技巧,令笔下层次跌荡,波诡云谲,风涛满纸,它可以效法小说而塑造形象,运用高度概括和夸张的手法,勾勒社会众生相,颂贤达多扬共性,“砭固弊常取类型”。它也特别济重上述文体的各种修辞手段,或比喻、象征、指代、假托、模仿、使形象丰润而动人;或影射、双关、类比、讥刺、讽谕,使笔锋老到而泼辣;或曲笔、屈指兼嫌疑,使韵致委婉而隽永;或反语、调侃加椰揄,使语言幽默而机智;颠倒也,省略也,行文错落而蕴藉;用典也、考订也,内容繁富而典雅……

——此杂文手法之杂也。 内容“杂”,手法“杂”,决定了杂文的表现形式也极“杂”,举凡天地间所有的文字表述方式,都可以被借用,被模仿,被改铸,而成为杂文风趣别致、花样翻新的表现形式。杂文,原本是因文杂众体而得名的。只要宜于以议论为主而兼叙述,只要宜于挥洒出战斗性、讽刺性、幽默性、闲适性、短小性这些基本特色,杂感、杂谈、杂论、随笔可写,札记、日记、通信、书评可为,寓言、歌谣、诗话、杂剧、散文诗、打油诗、任君仿作;布告、广告、祭文、祝文、诉论状、墓志铭,何妨戏笔。套古体也宜,模时文尤佳。端容丽质,悦人心也;奇形怪状,快人目也……云布雨施,山藏海纳,杂文于文学类、新闻学类、应用文类诸文体,无不可借其酒杯而浇自家块垒,假其形体而骋自家魂魄。

而事实上,也只有无所不鉴,无所不备的形式之“杂”,才容纳得了那无所不及的内容之“杂”,承受得起那无所不用的手法之“杂”。所以,凡是有成就的杂文作家,其表现形式拓展的领域都很宽广,愈是大家,表现形式愈“杂”,所谓大家气象,在这个方面表现得也很突出。一般说来,一个杂文作家所掌握的表现形式愈是多种多样,他也就愈易写出感人之作,不朽之文。众多的表现形式的熟练,便于作家“随事立体”(《文心雕龙·书记》),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最佳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协调统一,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产生一种和谐美。同时,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的运用,也促使作者对所要论载的内容做一番相应的新的开掘,使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产生一种新颖美。即便内容实在阐发不出太多的新意,形式的奇妙,也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由爱其形式而爱其文章。内容的时过境迁,使众多的杂文变做一角废纸,而那些形式精美之作,仍盛传不朽一一那形式之美,已是升华做永恒之美了。

——此杂文形式之“杂”也。

《易经·系辞》有云: “爻有等,故日物;物相杂,故日文。”杂文、杂文, “杂”而生“文”;不“杂”,则何“文”之有!常听人说要增强杂文的文体意识,“杂”其要乎?

上篇:李虎揭榜
下篇:壮丽的跌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2/1993020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2/02/2045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