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京城第一架私人飞机

2023年09月26日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老君堂村民刘德增,现年36岁。1991年秋,他以3.6万元人民币购到一架“晴蜓”W5A轻型飞机。

如果不是他将那份申请50亩土地修建游乐场、停机坪的报告送至乡里,乡里又上报至区里, “官方”还不知京城已经有了第一架私人飞机。

时值1992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新鲜而又特殊的情况,自然被列入“不安全因素”。市公安局、朝阳公安分局的有关负责人纷纷来到老君堂村访查,并向空军和民航华北管理局咨询,两方答复说,北京市区上空虽有禁飞令,但他们只负责军用、民航飞机,对首次出现的私人飞机尚无规定可依……尽管如此,这飞机毕竟非同小可,万一上了天,在天安门、中南海上空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部门现无法可依,但在多年治安管理经验可参照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本子,即有关部门正式颁发的飞机驾驶许可证;二要执照,即飞行运营许可证;三要民航局划拨的航线。这三点中,驾驶证与航线基本不成问题,刘受过培训,低空小范围旅游飞行,不干扰航线。唯有这运营许可证,令他伤透脑筋。

为了办理航空许可证,他找到民航华北管理局,答复说对超轻型飞行没有具体规定。再到民航总局申请,在对飞机的技术性能及有关资料进行了审查之后,答复:关于民办经营适用航空的问题,正准备向国务院请示。1992年12月19日,刘德增上书国务院,请求早日解决飞行游乐场的审批问题…… 

刘德增是个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但他却在有意无意之间闯进了共和国领空中的一个新区域,将私人飞机的管理问题、航空业的私营或集体经营问题,提到全社会面前。

(赵云生摘)

上篇:巴巴拉带狗拉选票
下篇:猴子的陪嫁等级制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2/1993020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2/09/2046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