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忠
时下,“下海”一词屡见报端, “海”报频传。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起身离座,纷纷下海。于是,在一些企业机关掀起一股“下海”热,出现了一些关门科室,有的也只剩“光杆司令”;还有的机关群龙无首,放任自流,基本陷入了瘫痪与半瘫痪状态。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些,笔者就萌发一种感慨: “下海”,也不能一哄而起。
“下海”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海”在哪里?怎样“下海”?这些必须首先弄清楚。窃以为,“下海”决非仅限于机关干部“练摊”搞“二职”,也不能与辞职闯深圳,或一古脑儿涌到基层去划等号。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的“海”应该是企业自身。当前,就是要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壮大企业,发展自己。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方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和优势。倘若作为这项系统工程的首脑指挥机关失灵,我行我素,关门对外,又哪来协调服务?又何谈什么“下海”呢?
无可讳言,目前许多企业机关臃肿,人浮于事,转换机制,减少冗员势在必行。但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切莫一喊“下海”就乱了方寸,一哄而起往“海”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