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秦
曾经吃得很香的国营粮食部门一下子“臭”了半截,咸阳市秦都区粮食局工会的彭主席和大伙一样,为了“饭碗”而愁眉苦脸。但,这个50多岁的“老工会”慌而不乱谱,愁而不退却。正当大伙不知所措时,他大胆地创办了一个“粮油公司多种经营开发部”,工会的主席摇身一变成了实体的“老板”。
生活中,并非人人都会浪市场,个个都会做生意。由外行硬往内行圈里挤的彭主席,辛辛苦苦跑了半年多,一分钱没挣下不说,倒花掉了几百张“把”。但他并不灰心,而是默默地等待着良机。
元旦前夕,他突然身缠巨款,叫了个姓章的“搭挡”,奔赴陕北清涧去找他那“当红军的哥哥”。几天后,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回了400多箱陕北优质大红枣。
他俩高兴得逢人暗示要发财。因为,红枣在咸阳市场上价格看好,普通枣比去年高出许多,竟卖到每斤2.5元,优质的可卖到每斤2.8元,听说西安一些市场一斤要卖3.2元呢!
然而,天有不测之云,市有不料之事。他们一周168个小时没卖出一斤枣儿,因为他们坐店待“币”,没有主动闯入市场,更不好意思在街上去叫卖。某星期天,他们准备去咸阳的假日市场一“游”,但是因为从没真正在“大海”里浪过,不懂得玩法技艺不说,还实在拉不下那张面纱。后来,老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买了张大红纸,用毛笔在上面写着“陕北大嫂(枣)要跳崖,假日下海便宜卖。猴末鸡首枣(早)拜年,祝君好运枣(早)发财。您莫空手逛大海,娶个大嫂福气来。走遍天下不要鞋(歇),您莫犹豫快!快!!快!!!”,然后将红纸贴在局里的大黑板上。这天,他叫我去给他们烘摊子,我便欣然与他们前往。
我们三人鼓足了勇气在假日市场拉开了架势。谁知,两个小时没一个人买枣,却围着二、三十人看我们的打油诗。有的说:“呀,真有意思!噢,文化人也下海啦!”有的笑: “哈哈哈,你们公司还有诗人?简直不象卖枣的,倒象是耍猴的!”有的问:“你们不如大声呐喊着卖,干嘛写这油里油气的话?”有的赞: “好主意,保证赶天黑能卖完!”这时,围观的群众中,偏偏冒出来四、五个熟人,加之大伙的乱议论,弄得我们无地自容,简直想在地上找个洞钻进去,到了下午4点多,围观的人依然很多,但买枣的却一个没有。突然,有个群众挤到箱子跟前大声说:“哎,给我称20斤!文化人下海,没有假冒伪劣货,更不会骗人!”这时,群众才纷纷掏腰包“相助”。不到一小时,我们便卖掉了17箱510斤……
第二天,我们兵分五路,上机关、进工厂、入学校,挨家挨户推销。10天过去了,400多箱竟全部卖完。彭主席高兴地说:“下海使我们猴精聪明了”。
坐在办公室,彭主席叹息说:“哎,我的大嫂呀!”我也深有感触地说: “下海做生意真不容易!”四座点头示笑,纷纷抛出一个个美丽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