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黄土高原六千多万农民实现温饱

2023年09月26日

新华社讯 沿袭数千年的耕作传统在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黄土高原农业区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里已建起一批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6000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单一的种植结构多元化,并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化。

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干旱缺水,过去丰年亩产只能维持在30至50公斤。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下,这里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目前平均退耕土地约百分之四十,修建稳产高产的水平梯田、坝地、水浇地等6000多亩,人均基本上拥有一亩基本农田。据有关部门统计,基本农田平均产量是过去的3倍以上,使黄土高原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350公斤以上,解决了吃粮问题。

农业种植业单一结构也发生变化。黄土高原地区以苹果为主,大力发展烟草、药材、油料和果菜等经济作物,并兴办了种植、养殖、加工业配套的生态农业。他们在黄土高原南部建成的一条近千公里长的苹果带,现已跻身我国三大苹果产区之一。水产养殖等全新产业开始兴起。据专家测算,黄土地上农民收入10年增加4倍左右。其中调整农产品结构因素占半以上。粮食种植结构也与过去截然不同,过去以种植玉米、高梁等杂粮为主,现在小麦种植已经普及,水稻在黄土高原北部地区都有种植。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瞿联云获“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殊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3/1993030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3/04/20521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