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公费医疗事务管理中心主任蔡仁华说:全国约有1.7亿人享受公费医疗保障,致使国家医疗费用连年增长,“七五”期间竟达到年增长23%。那么公费医疗怎么改法呢?
首先,要把国家给每个职工的医疗补助从暗补变为明补。然后,由单位出面统一为每人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参加社会的医疗保险集资。这样,职工就结束了其与单位的福利关系,进入社会的医疗服务市场。患者对于医院的买方地位正式被确立,可以明正言顺地要求医院为你提供服务。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体制,使消费者产生了看病就是做个检查、拿点好药的错觉。由此也就出现了挂号费只占门诊业务收入的2—3%,药费却占到了医药费总支出的68%左右的现象。
理顺医与药的关系,首先要扭转我们传统的重物轻人的观念,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劳动技术价值,增加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收入,降低不必要的药费含量。其次是制定一份“公费医疗药品报销目录”,就是说,将来的公费医疗只保证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如果你愿意吃贵重药、进口药,那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中国青年报》93.2.4蓝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