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真抓实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新局面,去年实现了参加人数、栽植株数和栽植质量“三个突破”。近日,省绿化委员会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部署了今春植树造林工作。
自1981年全国五届人大做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我省植树造林和绿化建设一年比一年快,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实。去年共有1176.13万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树木9829.56万株,义务造林23.9万亩,种草29万平方米,养花1623.15万盆。整片造林423.1万亩,“四旁”植树1.5亿多株,育苗22.6万亩。
在去年的植树造林绿化活动中,各地始终把全民义务植树作为重点,从上到下,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抓规划、抓进度、抓质量、抓管理。大办绿化点,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据统计,全省共办绿化点5815个,办点面积315.7万亩,造林132万亩。同时,不少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建立专用林基地。省妇联发动各界妇女,建设“三八绿色工程”,营造“三八林”113万亩,办绿色企业11.2万个。共青团系统继续开展“我为三秦披绿装”活动,在抓好黄河护岸林补植、抚育的基础上,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27.4万亩。今年,为了实现更快地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总目标,完成计划造林400万亩,“四旁”零星植树1.4亿株,义务植树8000万株,育苗17万亩的任务,省绿委决定采取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划分责任区、建设大型绿化工程、流域综合治理和各级领导办绿化的形式,将全民义务植树层层落到实处。要求西安、宝鸡、咸阳、铜川等大中城市,要以建立大环境绿化为重点,组织单位到郊区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抓好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发展经济林,开展多种经营,搞好绿色产业。城市新建区、经济开发区和旧城改造区要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检查验收。在交通要道、绿化窗口、公共场所等地,注重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
省绿委还要求各地在今后几年,要对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常抓不懈,逐步做到义务植树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讲求经济效益,搞好城市“窗口”单位和居民区的绿化,把关中城镇建成“花园城”,把陕南、陕北建成“森林城”。
本报实习生 李 文
本报记者 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