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德 魏俊兴
他,年仅28岁,却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的考验(一次工伤,一次患重病且被误诊为癌症)。此间,车间的领导和周围的同志们,曾给予他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危难时刻的亲身经历,不但使他体察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间真情,而且感受到了人生的艰难。“我危难时刻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危难时刻也需要我的帮助”,他决心为善良的人们伸出友爱之手。从此,管“闲”事便成了他的业余嗜好,不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只要碰见“闲”事他都管。对此,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然而,广大职工却称赞他管“闲”事的精神难能可贵。
他,就是宝鸡电力机车修理厂电机车间青工陈德智。
近3年来,他管的“闲”事究竟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在这里笔者不妨从他所管的多件“闲”事中摘录几件,以飨读者。
匡扶正义
2月12日晚9时许,两个农民驾驶着满载铁屑的拖拉机,行驶到大庆路中段一十字路口时,突被一骑车男青年拦住,说是拖拉机蹭坏了他的风衣,要农民赔偿200元,面对农民说给5元洗衣费和一再赔礼道谦的答复,那青年听罢二话没说,便揪住其中一个农民拳打脚踢,回家路过此地的陈德智,即挤进围观的人群,大喝一声:“住手,不许打人!”望着个头虽高(1.78m)却显瘦弱的陈德智,那青年怒目相视,让他少管“闲”事。“这闲事,今天我管定了”他边掏工作证边说:“我就要和你这乘机敲诈者较量较量。”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纷纷愤不平。那青年见势不妙,溜走了。正义战胜了邪恶。那一个被打得鼻口出血,一个站在旁边直打哆索的两个农民,赶忙跪在地上叩头谢恩。
助人为乐
前年夏天一个雨天的夜晚,陈德智骑车走至宝鸡钢厂附近,猛然发现一个污水井旁倒了辆自行车,再往前看,几米之外的水沟边躺着一个人,直觉使他感到:“此人系骑车碰在没盖的污水井上后摔伤”。当他下车去扶那人时,手一摸衣服湿溜溜的,连呼几声不见应答。再借微弱的灯光一看,脸色苍白。“救人要紧”他想着急忙抱起病人来到公路中间,拦截了一辆汽车与随后到此的两名同志,将其送到路军三院,挂号、取药,用自己身上的200元替交押金……,前后忙乎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病人脱离生命危险,才于12点多返回家中。第二天,他还放心不下,一大早就买上营养品,赶到医院。那位素不相识的“大爷儿们”感动得眼泪唰唰直淌。
见义勇为
一次,他看病路过某医院时,看见一青年用木棒欧打两个卖菜的农民,农民既不还手,也不吭声,两只手捂着头一个劲往后退,只听围观的群众说是那青年向两农民要300元,农民不给便打了起来,听此,他顿时气愤不已,冲上去即制服了那为非的青年,并将那青年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受到公安人员的赞扬。原来那青年是因吸毒,想勒索钱财买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