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世上,啥事您都可能遇到。时间长了,有一些积累,对某些事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弄出一种逆反心理来。比如,某电影、电视剧还未上映,便吹得昏天雾地。勾起了天大的欲望,盼星星、盼月亮般地好不容易等到了开播公演,急急地去想方设法,一睹为快。谁知却大失所望。再比如,街头巷尾卖药的,吹得越神,那药就一定真不了……打“505”降临,我就一直没信过。不是我这人生性好疑,而是它“吹”得太神。什么祛病强身啦,健康长寿啦,什么金奖、银奖、证书啦,有这样的灵丹妙药吗?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科技研究没有它不“掺和”的。广告做得是铺天盖地,可谓“誉满全球”了。我曾请教于人,“505”如何?人日:“随便在肚脐眼上糊一块布,也管点用,何况再加点药呢。”这答案让人捉摸不透。
那一年,单位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给每个人发了一个“505”。拿回家,随手甩给媳妇说:“咱不信这个,再者也碍事儿。”媳妇不吱声,拿起说明书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宽衣套在了自己身上。过了两天,媳妇吹枕边风:“戴上元气袋小肚子热乎乎的,浑身感到舒坦。我想咱年轻人用不上,妈身体不大好给她用吧。”难得她一片孝心,我点点头。不过我还是不相信这“505”有多大的效用。
如果没有去年夏天的那件事,也许“505”永远也不会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迹。那天,媳妇骑自行车带5岁的女儿去洗澡,不小心后轮夹伤了女儿的脚。媳妇心疼得不知所措,请了几天假,在家护理。又是炖排骨汤,又是烧鱼做菜,忙得不亦乐乎。谁知忙中出错,女儿见了这么多好吃的,不停地往小嘴里吞。吃多了,加上脚不方便,活动少,一个劲地喊肚子疼。夜里多起了几次,又发开了烧。连忙喂退烧药,消化药……女儿无精打彩,两眼可怜巴巴地望着媳妇和我说:“我难受……”墙上的挂钟一分一秒地往前挪……陡然间,媳妇眼睛一亮说: “宏运,去买个元气袋吧。”我急忙下楼骑车到宝鸡市医药大厦买回了小儿“505”。媳妇正搂着女儿,一见我回来,急切地说:“孩子都等急了,快带上。”女儿仿佛是被她妈的神情感染了,高兴地咯、咯直笑。一会用手摸摸药袋,一会儿小嘴在我的脸上亲一下: “爸爸真好,给我买元气袋了。我有元气袋了。”这一晚,女儿睡得很甜,……女儿的伤病很快就好了,而且一直再也没病过。
一天夜晚,媳妇又说:“你去买两个元气袋吧,咱们也戴一戴……”我道: “只是贵了点……”媳妇俊目一翻:“人要钱干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好家伙!这堂深刻的家庭教育课“颠三倒四”上了足有两个小时。如今我们全家都戴上“505”……信不信由您。
宝鸡列车段宣传室 陈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