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经济诈骗者无隙可乘

——来自西北国棉二厂的报告

2023年09月26日

去年上半年,陕西纺织工业总公司对本系统所辖企业近几年在经济交往中的上当受骗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上当受骗资金有32笔,总金额竟高达1724.58万元。然而,叫人惊叹的是,在陕西诸多上当受骗的纺织企业中,作为大型企业的西北国棉二厂,却杜绝了一切被骗事故,原因何在?

完善健全销售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厂的自销活动日渐频繁,交往的客户越来越多,不仅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私有企业和个体户。诚然,所有这些客户,绝大多数是属于正当经营和奉公守法的,但也不乏浑水摸鱼者和企图行骗者。

为了防止销售活动中的上当受骗问题,早在1985年企业整顿时,该厂就在多年产品自销的实践基础上,制定了后来又逐步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销售管理制度》。该制度共8章54条,突出了上下监督和有关人员的相互监督。使经济交往有章可循,遵规守矩,形成机制,这样,就从制度上尽可能的堵塞了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个厂还把对销售人员的思想和作风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厂部和主管销售的领导,在月、季工作安排中,均要对业务人员提出廉政和防止上当受骗的要求,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处理。平时,他们反复向业务人员强调“经济工作慎之有慎”的道理,以及因不慎将会给企业经济工作带来的危害;宣传和讲解报刊、杂志上刊登的以及兄弟厂在经济交往中发生的上当受骗事实,从中吸取教训。

与国有、集体企业交往未雨绸缪

一般来讲,国有、集体企业有较好的信誉,即使出了问题,依靠法律也好解决;而私有企业和个体户,信誉较差,出了问题,钱不易追回,有时候连人也找不到。尽管如此,该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经济交往中,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其警惕性,他们始终坚持按《经济合同法》办事,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与此同时,他们还十分注意防止一些不法分子背着企业搞名堂。1986年三季度,一人携带许昌市纺织公司盖好公章的空白合同和盖好公章及财务章的“商业托收单”,与该厂欲签订一批价值3万余元的中长色布购销合同,并要求即刻运走。厂销售办发现其人行踪有些诡秘,突生疑心,就先将其稳住,速派人去许昌调查。经查此人正是该公司正在通缉的大骗子,随将其缉拿归案,使该厂避免了一起经济损失。

与底细不明的客户和个体户交往慎重

近几年,该厂随着销售面的不断扩大,与底细不明的客户和个体户的经济交往逐渐增多。为了防止上当受骗,该厂对于那些要求签订销售合同而又不明底细的客户,无论其路程多么遥远,也要派员前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信誉及资金情况。近年来,这个厂已先后对江苏昆山陆杨工业供销公司,浙江绍兴第二印染厂等十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并经厂财务科通过银行对其经济实力进行咨询。对于个体户,该厂则一律采取先付款后开票发货的原则。对于那些通过熟人说情想搞“赊销”的客户,无论是谁,则一律按原则办事,晓以利害,不予办理,对于那些底子不清的客户,就是生意谈妥后,他们也要派人陪同到财务科共同结帐,以免对方将开好的“产品调拨单”不经结帐带走搞非法活动。

企业产品滞销时活而不乱

在全面性的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库存严重积压时,该厂为了促使商品销售通畅,在某些方面也适当做了些“变通”。但这种“变通”,仍以能收回货款为前提,而绝不是可以损害企业利益。去年5月至6月,广东省汕东市金圆某贸易商行,得知该厂销售可以“变通”的消息后,三次来函给该厂长和主管销售的领导及销售办负责人,要求购买产品,并随函寄来盖好合同章及委托人签好名的合同,销售额为50万元。该商行要求货发到该行,货到款即汇出。对方要的产品,均为该厂积压品,特别是20X20、60X60、63中平布正积压一年多,对方出价也较高,这批生意是他们急需的,但他们并没有急于签订合同发货,而是先派员赴该地作了实际调查。这一调查,真相大白,原来这个所谓的商行是个“皮包”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经济实力,仅此一项,就为企业避免了上当受骗经济损失50万元。

本报通讯员 田信军

上篇:没有了
下篇:企业切忌“家族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3/13/20543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