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兴
望着西铁分局工会颁发给他们的“读书自学活动先进小组”的荣誉证书,有人说,这是对他们——宝鸡电力机车修理厂财务科8名同志数年如一日、坚持读书自学所取得成绩的褒奖。此话,可谓一语中的。
从1983年起,他们本着“以工作实用为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缺啥补啥”的原则,自发地开始了读书自学。有高中文化和10多年财务工作实践的王桂兰,首先利用工余时间,带头自学电大“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刚学了一年,她即挑起了财务主任的重担,繁忙的工作任务,使她在8小时之内根本无暇顾及自学之事。作为科室领导,没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既不能适应工作需求,又凭啥领导、指挥他人?于是她挑灯夜战,一个星期七个晚上,天天都要熬到深夜零点左右。晚上工厂安静,她每每来到办公室学习。丈夫上三班,大多晚上不在家。因而,刚上学前班的孩子每天晚上天一黑就自个钻进了被窝。一天夜里,她学到12时多回家,一开门,孩子就一轱碌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以为是早晨天亮了该去上学。面对此情此景,她这个做母亲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3年的努力,王桂兰自学的24门功课,门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财会基础、高等数学竟分别获得了100分、96分的好成绩。1986年,39岁的她,成了全厂第一个拿到大专自学文凭的人。
王桂兰自学时,科里其他同志也在学,明学的,暗学的。王桂兰自学完了大专课程,其他同志还在学。科里8名同志中,有6名是女同志,上班要干工作,下班要干家务,还要挤时间学习,负担的确不轻,偶见她们松劲,王桂兰便现身说法,给大伙鼓劲。人过三十不学艺的俗话,足以说明年岁大的人学艺的艰难。然而在1989年,43岁的李长英却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的困难,铆足劲学了两年,顺利通过了电大“财会”专业的自学考试,再说夫妻俩都自学大专课程的张桂娥,克服孩子小家务拖累重的困难,已坚持自学多年,如今参加全国大专“财会”专业自学考试的14门功课中,已有12门合格。
只要对工作有好处、于自己进步有益的,他们均根据各自的特点选学课目。已40余岁的沈联芬、石红,参加宝鸡市“会计师培训自修班”学习,取得了会计师合格证书。
学财会专业知识,他们如饥似渴、锲而不舍,对学新的微机应用技术,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有初中文化、年近半百的唐志伟,在拿文凭与学微机发生冲突时,毅然放弃了大专自学考试已有70%课程合格的成绩,自1986年以来,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直到现在基本掌握了微机应用技术,能较系统地编辑各种财务应用软件。在1987年他还没有技术职称时,就被评为西铁分局“先进科技工作者”,唐志伟从一个对微机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应用微机技术的行家里手的事实,更加带动和激发了全科同志学技术的积极性。已取得财会大专文凭的赵亢,又拜唐志伟为师学微机技术。前不久,分局举办微机学习班,8名同志全部报名参加,眼见他们这些老财会积极学新技术的行动,外单位前来参加学习的年轻人,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在部里组织的“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能力鉴定”统一考试中,他们参加的5人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勉励、共同进步的目的。如今,这个科8名同志通过自学,全部获得了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