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东方新传奇(连载)

——记“505”和他的发明者来辉武

2023年09月26日

匿 遥 邢小利

他踏遍渭河两岸,深入秦巴山区,多次攀上太白山巅,远上四川、甘肃、新疆……踏遍青山,求方若渴。许多年里,他将微薄的工资的很大部分都花销在了他对医道的求索之中。出门他是白开水泡馍,居家他是粗茶淡饭。至今,他仍然喜欢吃家常便饭,多少高级的宴席他硬是觉得吃得不畅美,说是吃两碗面条最香而且顶饱。这倒不是说他怎么不忘本,而是从中看出他那长年累月形成的饮食习惯。他还订了数十种医学杂志,买了许多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一摞又一摞置于手头。而他是家庭的支柱,上有老人,下有妻儿,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跟自己过着清贫的日子。令他欣慰的是,全家人都理解他,毫无怨言,这既加重了他内心的愧疚,同时也更激发了他早日完成事业的决心。

来辉武在工作中,由于经常下基层耳闻目睹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这更加坚定了他研究中医药学的信念,同时也增强了他早日实现夙愿的紧迫感。他不能忘记,在如诗如画、山青水秀的秦岭山中,当疟疾魔影般在这深山中游荡时,善良的山民只能躺在茅屋中呻吟、哭泣,烧香求神,一个乡医疗站,只有一个听诊器,头疼脑热都对付不了,大灾大病更是无可奈何。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序中曾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山民求医无力,多少人痛苦而死,命如草芥。而那满山遍野,一片一片、一丛一丛的中草药,羊啃,牛踩,或被一筐筐割回家,晒干了当柴烧……每当想起这些,来辉武的心情就无比沉重,心中如有烈火在烧。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医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的成就,首要条件就是有崇高的医德,也就是说对疾患者的同情心,有献身医学的事业心。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他对当时社会贪图利禄的坏风气十分鄙视,又痛惜世人“不留心医药,精穷方术。”他目睹自己的宗族,在不到十年之内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其中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他对疾患如此肆虐感到十分悲怆,他认识到拯救人们的身躯性命是首要的事情,这比个人功名利禄重要得多,他曾任长沙太守,但他出于对百姓生命的爱惜,对疾患者的同情,对罹病丧命者的哀伤,毅然离开仕途,终身从事医疗实践和医学著述。成为“不为良相,甘为良医”的千古楷模。

来辉武一直生活在普通民众中间,他也是地方官,他对老百姓的生活、健康状况是很熟悉的。当今社会医疗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广大地区仍存在缺医少药的问题,而且,当代人对医学的要求也更高了。他耳闻目睹了这一切,不断地思考着。他埋首于医学书刊之中,灵魂超越了时空,走得很远很远。在夜深入静的时候,他望着星光灿烂的深邃的夜空,思接千载,心驰万里。恍惚间他来到了楼观台,他见到了一个年已八旬的道人,这道人早年参加革命,腥风血雨中了搏斗了大半生,近年深居山中,住一孔破窑,窑里摆满了易拉罐,都是药。道人在研究治癌之药。他想给道人资助点钱,道人听之一笑:不缺,什么也不缺。而后又意味深长地说:只是缺德。他忽然间觉得仿佛云开雾散,一道明丽的天光照彻下来;又仿佛一声声沉沉的钟声,撞在了他的心上,回来时,他走在路上,却觉得身体飞升了起来,他看到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看到了那些勾心斗角,营营苟苟的缈小;天地有大德存焉;有大德者应有以天下为己任之胸怀,救济苍生,兼善天下……

他决心从医。

多少年的积累和准备,多少年的渴望与等待,在他将要迈入不惑的门槛时,他终于下定决心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调整人生的风帆,他驰入另一个浪花激荡的海域,眼前展现了另外一片崭新的天地。

三不息的探索

来辉武新的生命开始启航了。

然而眼前是浩瀚的大海,他要在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现代医学的高精尖新中寻找新的结合部,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路。“直挂云帆济沧海”,沧海中何处是传说中的蓬莱仙阁?

他在东方文化与东方医学文明的阔大的天幕上翱翔。他的灵魂穿梭于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之间,既有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宏观与俯瞰,又有对人体秋毫之间的辨析与微察。他搞医学研究,又宛如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既要有战略上的大眼光、长远思虑,又要有战术上的仔细考究。

寻找的过程是艰苦、熬人的。他跋涉在医学书刊的密林里,徜徉在王叔和、陶弘景、孙思邈、刘完素、李时珍等大树下,汲其精华。创造的过程也是寂寞的。多少个日日夜夜,伴随他苦苦钻研的,只有风声和雨声。然而也就是在这寻找与创造的过程中,他感到身心一次次地经受了洗礼,精神更加丰富,灵魂不断升华。尘世的烦扰遥远了,明丽的事业前景闪闪烁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一天,他再次精读《内经》。他眼前豁然开朗,突然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被《内经》上的这段话所吸引:百病皆生于气。气在人体中沿经络血脉运行不息,循环往复,若有一息臃塞,则气机不畅,脏腑失和,气血不调,必百病丛生。气又分为正、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段话犹如长空里的一道明亮炫目的闪电,一下子照亮了他多少年来朦朦胧胧的想法,他感觉眼前一下子明晰起来,对啊,元气为本,就应该培补元气、扶正驱邪、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神功元气袋就在此时此刻受精成孕。“气”在东方文化里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东方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气”;中医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气”。

“神功元气”,既含有东方文化的神秘感,又是东方文明的一个结晶!

来辉武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一个内配50多种天然名贵中药,样子类似民间裹肚的普通而神奇的东西诞生了!这个被叫做“505神功元气袋”的布裹肚,来辉武先在自己和亲朋好友身上反反复复试验之后,确证和确信了它的神奇功能之后,他开始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向省内外专家面陈,一个挨一个地去叩大医院的门,请求试验、观察、鉴定。 (三) (广告)

上篇:陌生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4/199304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4/01/2059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