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到“九五”末期,我省冶金工业将跃上新台阶——年产钢、铁和钢材能力达到三个200万吨,成为全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七五”期间,省冶金工业每年以11.5%的速度递增,进入“八五”,仍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促使冶金工业得以高速发展,钢铁市场出现产销两旺的局面,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去年省冶金工业总产值达到16.72亿元,是自1989年至今4年间发展最快的一年,超出全省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钢、铁和钢材分别达到年产57.6、58.64和43.40万吨,均达到和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省冶金工业狠抓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仅1992年就完成投资1.94亿元,建成单项工程9个,使铁矿采选、炼铁、热轧材能力都有所提高,为钢铁工业上台阶储备了后劲。
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陕西冶金工业的发展。白清才省长年前在视察西安钢铁厂时,要求省冶金工业抓住市场回升机遇,充分利用省内资源条件,深挖潜力,到本世纪末使全省钢、铁、钢材分别达到200万吨,成为陕西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此,省冶金工业在修订“八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出“九五”规划初步目标,将以首先发展矿山建设为冶金工业上台阶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和规模,今年又确定33个技改项目,其中全省最大年产25万吨的高炉已在汉中兴建,居国内仅有的第3条、总投资为1.2亿元的轧钢连铸生产线将在西安上马,预计年底投产。 (曹向煜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