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期靠吃“皇粮”、坐吃补贴过日子的大荔县粮食企业,把面向市场,开发多种经营,作为粮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多业并举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大荔县粮食企业现有干部职工1200多名,长期以来过惯了“等、靠、要”的日子,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全县粮食企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在严峻形势面前,他们打破了行业和地域的界限,路子越走越宽。羌白粮站在乌鲁木齐设立了经贸窗口,仅两个月经营额达100万元,经销各类商品100多吨,还发动职工筹集资金6万元引进本红外线烤果机,办起了年产50吨的以烤花生为拳头产品的食品厂,年创利5万多元;粮油公司围绕群众一日三餐做文章,年转化粮食337吨,实现利润5.4万元;汉村粮站承包当地果园60亩,创利4万元。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全系统创办枣精、烤果、塑料烟筒、果菜保鲜等生产型厂子7个;糕点、蒸馍、饲料、蜂窝煤等加工养殖型场(坊)25个;各种经营服务网点22处。目前,全县粮食企业创办经济实体由原12个发展到55个,分流干部职工500多人,创经济效益达61.78万元。
(拜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