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省委书记张勃兴到三原县东周村视察时,看到该村那座座典雅别致,豪华气派的欧式小洋楼后说: “新村建设搞得不错,可以把这里作个参观点,以后让大家开开眼界。”时隔一年,这里不但成了人们开眼界的地方,也成了我省一处旅游景点。
4月3日,春雨朦朦,正是春游的好季节。记者来到东周村采访。上午10:40分,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的40名学生来此参观。10:55分,省林学院的25名教师,冒雨从杨陵赶来。11:10分,省妇联的杨芙英来此联系参观一事。她说:“8日上午,省妇联要来40人参观。”
为了接待好每天参观的群众,该村成立了接待组。凡来参观的单位都进行登记,每人交1元。然后,你会得到一份介绍东周村发展情况的材料。服务小姐还会给你拿烟倒茶。东周村人的热情好客及强烈的经济意识尽在其中。书记李正说: “最多一天曾接待了1200多人。来的人太多了,印刷材料开销最大。我们从去年9月才收费,与大邱庄一次收3元相比,不算多。”
记者随着参观的师生一同来到东周新村。一座座造型新颖的小洋楼,尖顶的、圆顶的、方顶的,红白相间、灰白映衬,在草坪花坛中各呈异彩。假山、喷泉、小亭,流水,使人流连忘返。有的人拿出相机,摆出姿势,拍照留念。最后,他们还把村长、全国乡镇企业家、省劳模郭建华拉入人群,让我按下快门,为他们留下美好的一瞬间。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带队老师何玉辉告诉我: “让学生们来此开眼界,会有好处。”师生们走时,不少人说:“回去告诉朋友,下次再来!”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6月到今年3月底,已有近7万人来此参观。他们中包括工农兵学商,以及海外侨胞和外国朋友。
东周村为何能吸引如此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呢?村长郭建华的一番话是最好的回答: “我们村有94户村民,394口人。去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3530.7万元,利税282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是1978年人均收入的30倍。目前,村里有8个企业和1个农业队。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关键还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变了,富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城里人还强,你说人们能不来吗?”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