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晰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意思无疑是天下绝不可能的事,因而这两句成语在现代人的词汇中是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特别是气功和特异功能的开发,揭示了许多人们闻所未闻的奥秘,展示了许多原先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能见到的高功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已不再是无稽之谈,而是就在人们身边的活生生的现实。有心的人这才发现,这两个词原来本是功夫界的词汇,而且是高层次的功夫!
这里讲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故事。
陕西省副省长姜信真先生在一次会见笔者等人的谈话中,曾表示了见识特异功能的愿望。于是,经过联系,1993年2月16日,国际生命科学院特异人才培养学校第二届毕业生陈飞龙等一行到了姜副省长家里,以遂其愿。
刚一见面,姜副省长不由得对陈飞龙先审视一番:只见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壮实的中等个儿,圆脸上泛着红光,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憨厚与可爱。这时,姜副省长已有了几分喜悦,只不过还未见识到底有多大的特异功能。于是,便攀谈起来。
飞龙首先用师父张宏堡先生给自己开发出的天眼、慧眼层次的功能为姜副省长及其家属诊病查病,其诊病的快速与准确令姜副省长不停地称赞。当飞龙应用追眼功能为其查出久远以前发生的趣事时,更使姜副省长兴奋不已。
诊病结束后。飞龙又用特医手法对姜副省长进行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姜副省长一边按气功师要求虔诚地接功,一边仔细地体会特医调理的感受。调理结束后,姜副省长说:“给我调理的时候,的确有一股股的凉气从脚心出去,现在很舒服。”这时,飞龙的兴致也来了,他用不甚流畅、带着明显河南乡音的普通话说:“姜省长,我给您抓一颗药试试。能抓来呢,是缘份,抓不来您也别见怪。”姜副省长似乎没听懂:“怎么抓药?从哪儿抓?”我向姜副省长简单介绍了“空中取药”这种属于法眼层次功能和飞龙在其他地方几次空中取药的情况,姜副省长更兴奋了,“好,试试吧!”
飞龙进入功能态。只见他定睛凝神,突然双手伸向空中一合,摇了一下,可打开一看,没有。飞龙说:“这次没抓来,再来一次。”第二次仍然没有结果。
这时,飞龙稍有些紧张了。姜副省长因有刚才诊病治病的体验,不停地安慰飞龙,说:“没关系,能抓来就抓,抓不来也没关系。有成功,有失败,这反而证明是真的,若是做假就不会失败。”姜副省长的话有意无意道出了“魔术”的来历。以前做特异功能表演的人,为了一口饭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就预备一手假的,以防万一失败而补救,就这样逐步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的技艺,魔术!
我心中有数。陈飞龙近一段时间多次空中取药示法成功:元月28日晚在陕西电视台演播厅抓来几十粒如小米粒似的药丸;元月29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长王巨才先生家中抓来一颗如维生素C药片一样的白色药片;就在昨天晚上,在麒麟大厦为即将赴任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原陕西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同向荣先生抓来一颗比绿豆稍大的一颗中药丸……于是,我对飞龙说:“飞龙,你放松一下,这次一定能抓来!”同行的其他人也鼓励飞龙,使他很快镇定下来,信心百倍,再次进入功能态。只见他又突然双手猛地向空中一合,收回来,放在耳边摇了摇,不放心,又向里边吹了口气,再摇摇、听听……这时,七八双眼睛都盯着飞龙的手,那种期待的目光似乎想把飞龙的手看穿,只见飞龙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来了!”摊开手,一颗如豌豆大小的黑色药丸神奇地出现在手掌上,整个房间内的人一下子都激动起来。姜副省长拿着这粒药丸,翻来复去地叨念着: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哪儿来的?什么道理?……这能吃吗?……他的夫人这时插了几句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仙丹,怎么不能吃呢?”我们也说:“姜副省长,您吃吧,没问题。”姜副省长又看了看药丸,又捏了捏,才将药丸放人口中,细细品味。“嗯,是我常吃的中药丸的药味。”姜副省长说:“真奇怪。”
这的确也奇,笔者几次见过空中取的药形状各异、药味不同。同一次取来的多粒药丸中、味道常不一样,然而又几乎完全一致的是:吃这种药的人都说和自己通常吃的药一个味道。这令人神往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