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茫茫戈壁滩上有42间土窑

2023年09月26日

这是一块亘古而博大的茫茫戈壁。哈密西600里,乌鲁木齐东1200里,一个非村非镇的地方——雅尔。这里没有高楼,没有村舍,唯一的建筑就是42间土窑。土窑建于50年代,出自修建兰新线的老一代铁路工人之手。土窑为土坯拱成,每栋长24米,窑帮开门,这种窑陕北人谓之枕头窑。42间土窑除门窗全无及窑背蚀去2公分外,一切完好如初。

50年代修筑兰新线是铁一局,承建雅尔段的是一处9队,而38年后的今天,修筑兰新复线的仍然是这个队伍。职工谢连录住进土窑后感慨万端,当天晚上便给爱人写信,道:“真不可思议,我们住的是几十年前老师傅们修建并居住过的房子,房子比我小一岁。38年了,房子仍完好无损,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

土窑没有毁坏的原因,一是这一带常年干旱无雨。二是没有人烟,方圆数百里不说人,连个飞鸟都没有,当铁路工人住进去时,里面竟干干净净,没有一粒鸟屎,没有一块兽粪。领工员吴志德说:“这房子象是一群古迹,让人看了能生出许多许多的联想。”

队伍虽同,但人已全非,当年修筑兰新线的人死的死,退休的退休,所剩廖瘳,二上兰新的绝大部分都是青工,即老一代筑路人的子女。

五、六十年代的陈迹在土屋中仍然存在,每个房子里都有一块黑板,作为学习宣传用。有的黑板上画有三面红旗,旗下画一排葵花,上面写有一行大字:“三面红旗万岁!”有的写有豪言壮语:“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活着干,死了算!”也有文革遗迹:“团结在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周围,打倒XXX。”在这些前人雕制的宣传栏上,今人也写满了口号:“能逮老鼠的都是好猫。”“强攻硬上,大干兰新”。“团结在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干四化、奔小康!”

虽38年过去,但兰新线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如故,过去的困难仍是现在的困难。施工队伍相同,施工条件却大异,过去是铁锨、洋镐、大筐、独轮车。而现在则是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机动翻斗车;工人的构成也不同,过去的工人来自于部队(二野)和贫穷的农村,大都没有文化,他们吃过旧社会的苦,受过战争的洗礼,而今代的年青人,均是青一色的初、高中生,在蜜罐里长大;由于两代人经历不同,观念截然,作风径庭。老辈人对这代人多是摇头,认为他们好享受,多空想,不耐苦。而新代人却称老辈人僵化、陈腐。事实证明,双方认识各有偏颇,机修班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旧屋不见昔人面,两代铁人精神同。”老辈人曾扬威兰新,新辈人同样干得壮烈。刚搬上来时,灶具柴煤到不了工地,全队200多人喝了5天生水,吃了5天方便面。四班长寇玉记带领全班31个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10天灌注了500方混凝土。有一天刮7级大风,吊车不敢用,他们便搭4级架板,一级级用人工往上翻,一天一夜翻了60方混凝土。 (翟龙 白熊光)

上篇:广告
下篇:打霸抓绺显神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5/199305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5/08/2067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