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给“洋马”开刀的人

——记“五一”奖章获得者安子恒

2023年09月26日

阳春三月,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彩印大楼商标二车间宽敞的工房里,一台商标印刷机被大卸八块,正在忙火着搞维修的是一位身着夹克服的年轻工人。“他就是省劳模、我们厂的维修钳工安子恒。”经厂工会姜主席介绍,我们俩紧紧握手。

二车间王主任听说要采访安子恒,高兴地赶来对记者说:“小伙子技术精通,服务热情。这里的19台商标印刷机有三种机型,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安子恒样样能修。他呀,是个没麻达的保全工。”在三楼的一台切纸机旁,一车间的女主任也主动给记者作介绍。原来前不久,这台机子的液压设备出了故障,直接影响了成品出厂。为了抢时间搞维修,安子恒带领维修组的弟兄们从早上8点干到第二天凌晨2时,直到调试好机子才离开车间。

在商标印机维修小组,提起安子恒大伙都说他们组长是好样的。厂设备动力科科长张洛生告诉记者:“安子恒对厂里所有凸印设备都能修,特别是对进口海德堡机子,他拆装修,包括中修大修都能胜任。”“安子恒最突出的事,还要算实现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方面的探索。”女技术员小樊算这个小组的秀才,她当仁不让地介绍了他们组长一连串的生动故事。

那是1985年,厂里从西德进口的4台“二手货”海德堡商标印刷机就位安装不到一周,就发生了“退压”故障,印版上的图案文字怎么也印不到纸上。上海有关厂家来人修不好,德方来人也没有解决。为了让这四台停产的进口设备修复投产,安子恒向厂长立下军令状,决心在短期内攻下这一技术难关。在攻关的日日夜夜里,安子恒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师傅求教,反复研究“退压”形成的原因。经过多次计算、核实,证明问题的“症结”在于进口设备的离合压机构磨擦系数小,螺纹自锁能力差。安子恒深知,同类设备的国产件不存在这个弊端,于是他大胆地采用国产件代替进口件。这一尝试的成功不仅节约修理费用2万余元,而且为企业摸索出了一条进口设备零件国产化的新路子。

第一次给洋设备“开刀”使企业尝到了甜头。到1991年下达海德堡商标印刷机大修任务时,厂部就明确提出了进口设备零件实现国产化的要求。由于这种设备没有任何维修技术资料,不少人心里没有底。安子恒迎难而上,主动挑起主修重担。他一头扎下去,同技术人员一起,将拆下来的进口配件与国产件图纸进行比较,并逐一地作了实地测算,先将有把握的换成国产件,没有把握的暂时不换,损坏不能用的就找同类进口件配上。这样,第一台设备大修后,国产零件达20%。通过试车运行,印刷出的产品完全可以达到工艺质量标准。从此,小组的同志们更是充满了信心。接着,安子恒和小组弟兄们又连续作战。截至去年底,该厂商标车间的4台西德进口设备全部大修完毕,更换的零配件国产化达到80%,为企业节约维修费用80万元。

采访结束了,记者和安子恒握别时,发现这位年轻维修工的手特别有力。是呵,他就是凭着这沾有油污、显得有些粗糙的双手,给一匹又一匹“洋马”开刀,除“顽症痼疾”,让它们服服贴贴地在中华的国土上作奉献。

本报记者 杨明洲

上篇:报雨鸡
下篇:共同开发华山旅游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5/199305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5/11/2068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