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龙·
早些年,只要听说某地发生灾害,人们便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一份同情之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类捐款集资铺天盖地般地涌来,令人应接不暇,难以招架。以致使一些有意义的集资活动也遭到了冷场。
诚然,兴办福利事业,发展文化和经济,既需要赢得社会的支持,也需要捐款集资。诸如,市上修一条公路,县里办个敬老院,厂矿办个学校,采取“国家出一点,个人捐一点”的办法,当然无可厚非。譬如举办第11届亚运会,单位没有咋动员,从孩子到老人都出了钱。亚运会的成功扬了国威,这个资捐得好。但与此同时一些大大小小的捐款集资活动,也很快地派生出来。一时间,某寺院要捐款,某大学要捐款,某厂要集资,甚至某班组也要集资。一般职工哪里受得了那么多的捐呀集呀。况且,这些捐款集资确实起到了作用也就罢了。然而,个别单位根本没有经过认真筹划,就盲目集资捐款,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搞法只要有一回,职工的心就凉了半截。形形色色的捐款集资该休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