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我省走出了一条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在继去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后,今年1至3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2家,协议外资金额23311万美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8.27倍和22.18倍;接待境外旅游者62556人,旅游收入6242万元外汇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5%和24.4%;外贸出口也有较大进展。
去年以来,我省根据位居我国中部的特殊区位和经济结构特点,确立了“东进西出、走南闯北、四面放开、主动出击”的开放新思路。全省出现了上上下下换脑筋、立大谋、创大业、干大事、求大发展的新景象,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
以文物古迹为特色的我省旅游业,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对外开放的参观景点由过去的100多个增加到300多个,“行、游、住、吃、购、娱”等的进一步强化和有机结合,使我省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慕名前来旅游的人数和外汇收入平均每年分别以34%和46.5%的速度递增。去年旅游收入4.1亿元外汇人民币,约占我省当年财政收入的10%。
来陕旅游的许多外商也被这里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吸引,独资或投资与我省工商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办的各种产业实体逐年猛增,投资额越来越大,投资领域越来越宽,投资区域不断扩大。港、澳、台和国际上一些知名财团、企业也纷纷前来投资,其中不少是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现在,从榆林到安康,我省10个地市都有外商投资企业。
国家沿边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省如虎添翼,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上世界。全省一面充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搭桥西进,积极开拓西亚、中东和欧洲市场;一面加强同东部沿海地区交往,借船出海;同时北经内蒙古,南下云南、广西等省区,进行多边贸易;又通过在沿海、沿边诸省区和境外设立的160多个商务、信息、贸易窗口,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
几年来,我省倾力修道路、建机场、购客机、增通讯,使长期滞后的投资环境有较大改观。同时,各地市迅速推进以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实行一个图章管到底等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建设。对外开放推动陕西人从小天地迈上了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一万多生意人常年奔波在海外,数百种富有特色的商品伴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了91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敢于闯进国际市场一争高低。每年多次在国内举办的大型国际经贸技术洽谈会、出口商品展销会、招商引资会及企体投资环境说明会,不再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专利,许多县办、乡办、集体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也积极自我推销,甚至个体工商户也纷纷四处奔赴寻找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