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科技后勤兵”

2023年09月26日

在杨陵农科城,有一位为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的“科技后勤兵”,他就是杨陵区邮电局高级工程师、省劳模王仲华。

提起王仲华,邮电局的职工都称赞他是“忘我奉献的人”。1958年,他响应组织号召,放弃大城市舒适的工作,背上被褥来到了北部山区永寿县邮电局。面对农村通讯设施落后的状况,他潜心钻研电信技术,成功地用半导体研制出我省第一部“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结束了永寿县“摇把机”的历史。1984年,杨陵农科城成立。王仲华第一个奉命赶到杨陵通讯建设工地。

每天清晨,王仲华就来到工地,安装检修,一直干到晚上才回家,他一天干两天的工作量,为尽快安装“纵横制长市自动化交换机”,他吃住在机房,累了在包装箱上合一眼,饿了啃块干馍,连月的睡眠不足,他牙床发炎,左脸肿得向块蒸馍,两臂也疼得伸不起。一次,老伴给他送饭,见他累成这个样子,含泪劝他休息,他说啥也不肯。有人劝他休息几天再干。他说:“挺得住,早一天完工早一天方便科研”。在他的带动下,机械安装调试提前3个多月投入生产。

10年间,王仲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通信事业上。他常说: “搞电信一点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影响科技研究与推广。”一次,长途电话传呼系统出了故障,他反复查找了一天,未能解决问题。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还在反复琢磨,凌晨时,他想出了解决办法,便披衣下床,赶天明排除了故障。去年8月的一天,他正在医院挂吊针,下午突然下起大暴雨,他拔下针头,冒雨赶回局里,盖好电缆井,又疏通了堵塞的下水道。当他被医护人员找到时,已累得迈不动步了,不论哪里电信设施出了故障,王仲华总是随叫随到。去冬的一天下午,天上飘着雪花。这时,西北农大的电话总机房线路设施出现了故障,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二话没说便放下饭碗,一口气跑到了2里外的西北农大,连夜修好了总机。当学校为他准备好了晚饭和送行的汽车时,他却早已悄悄地离开了。一次,修筑西农路立交桥时,推土机将埋在地下的电缆总线全部推断,造成5个科教单位电话中断。王仲华闻讯带领5名职工赶到现场,刨出推断电缆,对几百对电话重新对接,由于工作量太大,有的职工建议第二天再干,他硬是不肯,刨土、爬杆样样抢先。在他的带动下,终于连夜修好了线路。

王仲华就是凭着这股干劲,8年干了15年的活。他还义务为驻地科研教学单位安装、调试、检修电信设备及电教器材3700多台件,为驻地单位设计安装电讯工程25项,使杨陵通讯设施普及率达8.9%,居全省县、区之首,1600多名科技人员有了“顺风耳”、 “千里眼”。 (胡博世) 

上篇:千钧一发 胡金铸勇救幼童 电车甩站 一女工死于非命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5/199305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5/27/2072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