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地处内陆、远离口岸的西安海关,紧密结合关区特点,大力改革监管模式,不断探索内陆海关工作新路子。积极向服务型转变,热心为进出口企业排忧解难,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搞好转关运输是促进我省这一内陆省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制约我省对外经济贸易的瓶颈所在。为了加强与口岸海关的协作配合,保证进出口渠道的畅通,西安海关主动邀请京、津、沪、穗等15个口岸海关的同志来西安专题座谈转关运输工作,从而使我省进出口货物运输周期大为缩短,转关货运量明显增加。
几年来,西安海关还紧密结合内陆关区特点,在监管制度和旅检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咸阳彩色显像管厂是个年进出口额1亿多美元的国家重点企业。由于当地未设立海关机构,该厂几乎每天都要派人到西安海关办理手续,费人费事不说,如进口原材料不能及时上线生产,光资金占压损失就让人咋舌。为此,西安海关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专题研究了对该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办法。针对该厂管理正规、资金雄厚、进口品种单一,又拥有铁路专运线的特点,西安海关为该厂培训了义务监管员,试行了“小集中纳税”的办法,还先后采取了“短期缓税”、“取保放行”等变通措施,简化手续,方便进出,从而有力地支持该企业的生产发展。
我省大中型企业多,经济要腾飞,搞好这些大中型企业是关键。西安海关积极支持和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一心一意为企业办实事,经常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多次召开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条分缕析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西安海关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15条措施。对正常合法的进出口货物,简化手续,加速验放,保证大中型企业的进口设备及时安装投入生产,发挥效益。
为促进我省三资企业发展,西安海关还热心为三资企业排忧解难。他们经常到三资企业了解情况,宣讲政策,并到三资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举办“海关咨询日”活动。此外,西安海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命名了3家外商投资企业为“信誉良好企业”,对他们在报关、监管等方面给予便利,以引导其他三资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遵守海关法规。我省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总裁感慨地说:在国外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西安投资办企业,我说,除了西安是座历史名城和科技实力雄厚外,更重要的是西安各级政府机关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是最好的,西安海关的工作就证明了这一点。 (赵荣涛 李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