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980和1085年两度危难之后,我省化肥工业今年出现第三次危机,这次危机严重于前两次,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控制,我省化肥工业将会受到重挫,继之会动摇我省目前较为稳定的农业形势。
目前我省化肥工业的总体状况是,亏损严重,维系生产艰难。全省共有46户化肥企业,其中的4户倒闭,15户亏损,累计亏损567万元。预计至年底,化肥企业的亏损面将会扩大为99%,亏损总额可达5000万元。
造成我省化肥工业危机的原因何在?
其一,有客观原因,有政策原因。客观原因是原材料、能源、运输大幅度涨价,化肥生产成本骤升,效益下降。1992年化肥公司所属企业产品总成本达5.56亿元,其中外部增支因素使总成本增加4025万元,仅无烟煤及烟煤涨价增加成本3226万元,占外部增支因素的80%。今年一季度,省化肥公司所属企业原料吨煤又比上年同期上涨32元,燃料吨煤上涨12元,仅此两项就使每吨碳铵成本上升15元。生产化肥的成本无限制的增大,但国家又对化肥销售实行严格限价,以碳铵为例,国家对其吨限价为300元,而现在生产吨碳铵的成本已增至340元,这样的产销政策,化肥生产怎么能盈。
其二,铁路运输紧张,化肥积压严重。全省每月需要由铁路运输的化肥10万吨,但只能落实7万吨,特别是一些需要往省外运输的企业,常年因运输问题处于半停产或限产状态。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库存积压化肥21.57万吨,占用资金6214万元。
其三,资金严重拮据,负债经营,包袱沉重,企业难以承受。我省化肥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七五”以来,国家要求对小氮肥厂进行改造,使其生产规模必须达到15000吨,这些大规模技术改造,使省属化肥企业技改贷款高达2.77亿元,年利息率高达2875万元。加之专项基金超支1.3亿元,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同时,省属企业累计外欠各种款项资金高达2.24亿元,致使企业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以陕西化肥厂为例,年销售收入1.1亿元,而流动资金贷款仅有540万元,加之20%化肥销售贷款不能按期收回,生产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
除此外,还有—个原因,即农民觉得种粮无利,再不愿意为土地多投入,加之去年秋粮欠收,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民对化肥的购买力,这又加剧了,化肥形势的恶化。
木报记者 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