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当前企业技术改造有四难

2023年09月26日

刘建斌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得生存,千方百计进行挖潜技改,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但目前原材料价格涨幅太猛,致使企业技改面临四大难题。

把企业推向市场后,各种配套保障措施跟不上。今年3月底,圆钢、板钢、扁钢、槽钢和角钢的价格每吨均比去年同期上扬400—1200元。造成一些企业在原材料涨价后,不得不对产品价格也进行相应调价,而这种涨价又不能被固定用户接受,因而出现产品严重积压,边生产边亏损,有些企业甚至发不出工资,流动资金枯竭。一个区的6户机械制造企业在钢材价格暴涨后均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占到区属企业总数的20%以上。这种情况导致产值上升,利润下降,企业举步维艰的窘境。还有个区今年一季度全区街道企业有近27%出现类似情况,一街道办事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44%和53%,而利润却亏损2800元,同比下降42%,由潜亏变为明亏,由微利变为无利,呈现负增长。

在上述困境制约下,生产资金短缺,流转资金奇紧,项目难度加大,实际投资超出预算成为企业强化技术改造的四大难题。

其一;企业留利越来越少,扩大再生产力不从心。据了解,眼下企业需交纳的各种税金、费用、债券和摊派以及支付银行利息已占到企业利润的80%,而在留利中,又要按5;3;2或6;2:2的比例用于生产发展基金、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所剩无儿的留利无力承担技术改造。

其二: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技改的需要。当企业以需用技改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往往要求企业自筹资金要达到总概算的30%以上,在这种政策性限制下,许多企业或是有项目无自筹资金,或能自筹到资金,而银行由于信贷规模问题却不能一时满足贷方需求。有个区去年共在32个区属企业中规划了23个技改项目,尽管采取了借款、贷款、集资、拆借多轮驱动的办法,但仍有资金缺口近1000万元,预定项目只完成了20个。

其三:项目难度加大,企业普遍缺乏自我改造“引力”。由于消费市场操纵生产规模,市场能见度较低,有的项目刚上马,市场变化始料不及,被迫流产;有的项目起初势头不错,因资金、技术准备不足,周期太长,痛失良机,只好搁浅;有的项目瞅得较准,但因为企业竞相仿效,一哄而起,超越市场容量,结果几败俱伤,也有的企业因一时技改失利,便产生了大上大难、小上小难、不上不难的因循守旧思想。

其四;体制不完善,企业缺乏自我改造的压力。由于实行承包责任制,企业法人便在任期内单纯追求岗位目标,产生短期行为,认为搞技改费钱费时费事,还不一定见效,因而对搞不搞技改,无关痛痒,只求保本经营。此外,某些政府部门为保财政上交数额和经济增长速度,一味对企业加压,诱发和加重看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导致企业以拼人力、拼设备、拼消耗来完成任务指标,造成“寅吃卯粮”现象加剧。

上篇:企业动态
下篇:“千里马”走出困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6/1993061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6/10/2075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