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等的工作场所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日本的等级地位是明显的,但经营者们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经理、课长、职员之间的办公条件相差不大;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还尽量坚持每天到食堂与员工们一同进餐。各级别之间的工资差额比英、美等国小得多,福利待遇从基本平等。
2、相互信任。传统的民族习惯,使众多的日本工人以高度的忠心报答他的公司司。因而,干劲和生产率较高,自动辞职率很低。他们均以本公司的兴衰与否为自己的荣辱。
3、“炒鱿鱼”现象少,职业有保障。日本的企业一般是不愿意解雇工人的,所以辞退的事很少见。虽然“终身雇用”在日本只限于一些大公司的骨干员工,但每家企业有一批长期雇员作为支柱,支撑着企业。
4、注重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日本企业均广泛培训自己的员工,即便是很容易被带到其它公司的技术,也认真加以培训。这就使日本的工人不仅是企业的宝贵的财富,也成为提高生产率的积极机器。QC小组在日本十普通和成功的。据日本“生产率统计中心”估计,日本员工每年人均提出2.2条合理化建议。
5、灵活的管理体制。由于工人大多受过多面手的训练,企业中的职贵范围和劳动规章制度又不刻板狭隘。因而工人经常变换工种。这种灵活性也使日本企业给予工人更大的职业保障。
6、给员工以较大的参与权力。包括劳资双方就公司的所有重大决定举行正式的联席磋商等。信息资料是大家共享的,许多工作是共同完成的。
加强劳资合作,会使企业效益大大提高。一支高效率、技术很熟练和目标明确的劳动力能弥补其它许多不利之处,并使企业尽管付出高工资但仍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