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豪壮的诗篇

——读《桑树坪绿叶》

2023年09月26日

赵熙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及煤的发现,可以说改变了人类由荒洪跨向文明的历史。

不能设想,没有煤的世界,会是怎样一种景况。然而,在煤和电推动着整个世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把深切的情思,寄予“在富丽堂皇雄伟壮美的地表下/挺立着我紫铜色的脊梁”呢?谁能想到,采掘百万顿煤,就要付出矿工的血肉之躯,及其妻儿、父母的泪水。

然而,煤炭转动了地宇,深层下奔突着熔岩。黄河龙门北部的“这块黑色的圣地”——桑树坪煤矿,却聚合了“八千多名普洛米修斯的后代/八千多名开采光明的人”。他们不仅用血肉和汗水奉献出乌金,而且,用心灵唱出了“新桑矿的豪壮华章”,这便是由桑树坪工会汇编的这册《桑树坪绿叶》的诗文集和《矿工的心灵》的剧本集。

初读这些用染煤的大手抒写的诗文,最为强烈的感受,便是如煤一样的燃烧,火焰的壮美,煤烟的气浪,黄河的激情,呈现出这种粗犷、质朴的阳刚之美。这雄浑壮奇,不像是用笔写的,而像是用钢和煤建造的。“千百次冲撞/千百次呐喊/石层下排成铁铁的战阵/伸向煤层的全是铁臂/拱起顶板的全是脊梁”(《石层·支架》)。于是,便吼出了煤城便是“太阳”的《黑色的宣言》,“一首矿灯一首不朽的歌”“一个矿工就是一炉火”“一块煤便是一个中国”的“一页黑色的诗笺”。便是这“三万儿女的创造和开拓”建造起“如诗如画的新桑矿”……

读着这些壮美雄浑的诗文,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和酣畅。我好久没有读到这样有力的诗句了。文坛一度的娇揉造作和无病呻吟以及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石凡”和“贵人气”,令人生厌;改革的春汛,如咆哮的龙门,时代呼唤质朴和壮美,勇进和雄浑。我从《绿叶》中感受到这一点。

《绿叶》诗文集之所以感人,还在于这些大都来自贫苦乡村的一代新矿工,在煤层深处更能体味到人生的历史负重。由此那豪壮便带着苍凉和深幽。带着两个时代交汇的深沉和悲壮。这便贴近了真实,产生强烈的震撼。《桑林春蚕》散文中,离休老矿工送子进矿山的感人描绘,使人震颤。《父亲》寄语“硬汉子的脊梁就是煤的溜槽”这响铮铮的话,勾勒出“父亲象座山”的雕像式的伟举和峻拔——在这里,我看见了真正的中国工人阶级改造世界,建设世界的雄姿。

自然,新时代的矿工早已告别了黑色的过去。一代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了头脑的新型矿工的心灵是博大的、丰富多彩的。在《绿叶》诗文中,不无这种瑰丽的幻思和金色的希望以及如水的柔情。“妈妈,腊月里我实现了/出嫁日定在正月”,(《妈妈,我要出嫁》),满含挚恋的亲情之爱。“那洁白的世界留下你美好的心灵/患者的血液注进你汗水的深情”(《护士节》)以及那一篮《甜甜的石榴》所包容的石榴籽里的爱情,都向我们揭示了煤矿工人那种独特的心灵世界,“敞开的诚实的胸怀”,感受到寂静的黑色世界,《煤海深处的太阳》的温热和灿烂。

煤,只有燃烧才能放射出电的璀灿火花。文学艺术也只有在对原始矿藏的开掘、思索和提炼中,才能达到质的升华。《绿叶》中不乏有达到一定艺术质量的好作品,《司马迁》剧及几篇报告文学和杂文有一定深度。几位作者如薛永学、李土林、崔成、张新亮等,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矿领导对于矿工文化生活的这种重视和倡导。工会、文化宣传部门对于新人的精心培养和关心。还有离休的老同志叶桂棠同志的热心奔波,如今,又有桑矿工会主席祝永义同志主持汇编矿职工诗文选,其精神是可贵的。在这里,我还是以老祝的一段妙诗作为本文的结语——“化进了煤炭融钢的火热/化进了蚕桑银亮的茧壳/化进了两千个春秋的绝唱/化进了八千名矿工的劳作。”我想,只有最了解矿工的人,才能写出无愧于黄河的豪壮作品。

上篇:领导者题字也贬值
下篇:鹧鸪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6/17/2077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