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天时·地利·人和

2023年09月26日

(宁陕) 薛海春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业者,大抵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天时,享地利,聚人才,鹏程万里;反之,逆天时,违地利,弃人才,家国无益。

天时,本指自然的时序及阴阳寒暑的变化,现在往往引申为时机、时宜、时世、时代。《荀子·天论》中有“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的话,《封神榜》中的姜子牙,虽有经天治世之才,可生不逢时,事事不成,七十二岁时才娶了六十八岁的一个黄花女。后来呢,得时了,“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老之已至而时来运转,名威天下。现实生活中,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也因天时不至而褒贬不一,如个体私营,在“文化革命”中书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现称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同样是长途贩运,过去是投机倒把,追究责任,现在称是调济余缺,有名有利。时代不同,政策不同,结果不同。司马光老先生也曾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因此人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顺天时,“东方风来满眼春”,逆天时,也可能东方风来满眼泪。

地利,是说土地生产的财富,乏指地理的优势。《管子·牧民》曰:“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的社会学家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的形成,人口和种族的分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都要受地理环境的支配。法国的孟德斯鸠说:“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英国的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的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今非昔比,既有天时,也有地利。江南水乡,四季如春,北国塞上,变化无穷。从前人说南方出才子,北方出英雄,这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膳食结构、世俗风情、心理势态、智力开发有密切的关系。时下“经济大潮”汹涌,撞击着时代的号角和人们的灵魂。依我看,还是老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金钱定标准,成败论英雄。

人和,谓之人心和顺,共舟共济,得人心而人心齐。《孟子·公孙丑下》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王霸》也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连庶民百姓都知道臣和国家兴,民和天年丰。因而“将相知”的故事世代传颂,育了前人育后人。“十年浩劫”时代,言和为中庸之道,言和为投降之派,结果也没斗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然而社会进步到九十年代了,仍有奇闻怪事不断出现,华北一家企业,厂长把书记的薪水停了,书记把厂长的党票消了。西北一家工厂,厂长把书记的交通通讯工具撤了,书记把厂长的开会资格取了。一时间,是是非非,沸沸扬扬,人心乱如麻。也许是上头明察秋毫,近期推行“一肩挑”,真乃好事多磨,又出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乡乡党党,团团伙伙,一堆一堆的。进而孔雀东南飞,东北飞,西北飞,到处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死水一潭何如放开搞活。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我相信,陶潜的诗句一定孕育着天时有常,地利永存,人和共进。

上篇:江总书记夸奖他:你的像照得真好
下篇:写给山区电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6/1993062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6/24/2079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