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科研单位的出路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

来自兵器工业部二〇六所的报告

2023年09月26日

二〇六所是中国兵器工业所属的一所大型的雷达通讯研究所。设备精良、专业配套、技术力量雄厚,过去为国家研制并提供了多种急需产品。改革开放以来,该所又向新的目标迈进了一步,经历了由单一的军品研制到军民结合、军贸结合,科研生产经营并重的战略性转变,由过去年产值数百万元增长到6000多万,重点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原所长王越同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作为军工科研单位,如何按照《条例》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〇六所的经验是立足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努力建立中试批生产基地,逐步走产业化道路。

走产业化道路,是市场经济对军工科研单位提出的客观要求。然而,如何走产业化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种是紧紧抓住发展高新技术不放,促进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一种是不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啥能赚钱就开发生产啥。二0六所始终坚持前者。前一时期,在一片“下海”热潮中,社会上出现了教授卖馅饼,高工摆地摊。有的多年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部门或单位亦出现了只要能挣钱,油盐酱醋、铁锅、马勺样样干的局面。在这种潮流涌来之时,二O六所不少技术人员也到处“找米下锅”。但是他们却不随大流,把眼睛紧紧盯在如何把雷达、通讯领域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开发民用产品中去。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已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在他们开发的十多个系列、几十种民品产品中,无一项不是本所专业之技术的拓宽,运用和发展。在整个保军转民、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中,不仅确保了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且充分发挥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的新路子。

发展高新技术,发挥军工科研单位的优势,核心是保队伍,保人才。二〇六所领导班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十分“爱才”凡是进所的研究生或经过几年实践确有发展前途的科技人员,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在住房、爱人调动、子女入托、上学、奖金分配等方面予以优先和照顾。尽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这种做法不够理解或有意见,但这样做,客观上确实保住了一大批年轻有为、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他们在长期实践中还体会到保技术队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核心人物。一度,某重点产品几个总师之间,因工作产生矛盾,工作中出现了不够协调的现象。所领导班子成员拿出相当的精力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消融难点的工作,从而稳定了总设计师们的情绪,促进了任务的完成。在此基础上,该所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吸引人才的机制。比如,制定所长三年建设规划,保证职工二至三年内年收入达到6000元;在所内建立专家组,享受所局级待遇,等等。由于采取了一些吸引人才的举措,使这支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军工科研走产业化道路,是以建立中试批生产基地来逐步实现的。这是二〇六所多年来艰苦探索的珍贵结果。研究所能不能搞生产,能不能搞批量生产,特别是能不能承担外贸生产?起初,从上到下相当多的人持怀疑态度、否定态度。二〇六所的领导班子,认准了方向,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全所职工义无反顾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资金有困难,就大胆地借贷经营;加工力量不足,就走出去搞外协;时间卡得紧,就长年加班加点突击攻关;质量要求高,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精琢细抠。就这样,硬是把多年科研成果702产品变成了商品,并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不仅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该所的领导和广大职工也在苦苦磨炼中尝到了甜头,进一步增强了把技术变为商品,走产业化道路的坚强信念。(马健生)

上篇:行长·导演·演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6/1993062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06/26/2079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