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只有90多名正式职工的渭南市针织厂以新优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投产10个月,出口创汇300万元,人均创汇3万多元。
这家集体小厂是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于1992年贷款80多万元筹建的。他们广泛捕捉世界各国服装生产需求信息,瞄准国际市场开发出20多种新产品,投放美国、日本等国家市场后,倍受青睐。到目前,该厂的产量、销售、利润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速度,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华林 西单)
等待处理…
2023年09月26日
本报讯 只有90多名正式职工的渭南市针织厂以新优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投产10个月,出口创汇300万元,人均创汇3万多元。
这家集体小厂是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于1992年贷款80多万元筹建的。他们广泛捕捉世界各国服装生产需求信息,瞄准国际市场开发出20多种新产品,投放美国、日本等国家市场后,倍受青睐。到目前,该厂的产量、销售、利润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速度,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华林 西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