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晓
他有言:“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有行:德才识胆兼备,锲而不舍。听其言而观其行,一位卓然可敬的企业家形象立在了天地之间。
他叫张福,自1989年六月受命出任汉中地区油脂化工厂厂长以来,就是他,迎风雨奋进四载,大打油厂翻身仗,把一个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如今的油化厂,产值、利润年年增长,经济效益步步上升,不但大厂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小蛋糕”越做越肥,厂容厂貌也焕然新。他不仅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戴,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曾在1984年被评为中商部先进企业的汉中地区油脂化工厂,由于技改失利等诸多主、客观原因,1986年起经济效益连续四年大幅度滑坡,1989年下跌为本地区粮食行业的亏损大户。值此危难之时,不少人打起了出外谋生的念头,谁还愿进油化厂自讨苦吃呢!但张福同志却自告奋勇地接受了“厂长”军令状,走马上任了。
上任后,他不辞劳苦,带领一班人亲临本地区同行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学习先进、找差距,短期内便摸清了油化厂失利的原因,并当机立断:认真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强化企业管理,深入开展以“节能降耗,提高出品率”为重点的开源节流、挖潜增效活动。力拔山兮气磅礴,1990年度,全厂收入起了质的变化,盈利25万元。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方向已经指明,企业可以乘风破浪万里行了。
1991年,是油化厂第二轮承包的头一年。尽管面临困难重重,但张福同志始终有信心,积极带领全厂职工全面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为确保目标计划的全面实现,他又带头实行了中层以上领导班子集体风险抵押承包,使干部与企业溶为一体,相依为命,强化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他还积极推行了目标成本管理和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对五个大车间严格实行“划小核算,分灶吃饭,确定成本目标,超奖欠罚”经济责任制,打破了大锅饭,改变了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状况。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及企业基础管理,理顺管理体系,确保当年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全厂70%的职工均升了半级或一级工资。
1992年,针对全地区粮油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张厂长与厂领导班子,结合本厂生产经营实情,狠抓企业整顿。通过开展小整顿,使全厂职工思想不断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走向市场的步伐越迈越大。在此基础上,结合贯彻《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精神,他又注重加强了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对中层干部在已实行聘任制的基础上,本着“能者上、平者下”的原则作了调整;对工人岗位逐步推行了动态优化劳动组合,按照“条件公开、平等竞争、双向选择、优化配置”的原则考核上岗,优胜劣汰,逐步推行了部门待业和厂内待业。为了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对后勤管理人员按照责任大小拉开了奖金档次,全厂分配向一线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通过实施,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不仅产值、产量和自行组织原料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且花色品种不断增加。现油脂产品不但生产有二级油,同时新开发了一级菜籽油、一级米糠油和高级烹调油、色拉油等新产品。粮油议价经营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克服重重困难,当年实现利润18.2万元。在张福的积极带领下,全厂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生产经营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一个有头脑的企业家,不但能管好生产经营,而且能管好职工生活。为此,张福把修建一栋家属楼当作二轮承包的一项重要目标来抓。他千方百计贷款,组织职工集资,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家属楼工程基本竣了工。
张福作为一名厂长,还积极出谋划策,支持厂工会创办“综合经营部”、“天汉酒家”、“工会技协”、“皮革加脂剂车间”等经营实体,使厂工会由原来的“福利型”变为现在的“经营型”,为消除经营者的顾虑,他明确宣布:经营方面在市场中的失误,只要不是谋私,不是渎职,不是违法,一律不追究个人责任,他还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其中,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乘风破浪。天道酬勤,果然,该厂率先跃进了汉中地区工会办实体单位的前列。据统计,1992年工会经济实休上交税金2.99万元;实现利润5.6万元;并开发试制出了软白油、蓖麻太古油和RCS复合型加脂剂三种新产品。
今年元月,他听说洋县油厂有一批非标油脂设备制造安装工程急需外加工,便主动出击。他带领工会技协的同志多次与洋县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磋商,终于达成了“承揽预榨、浸出两个车间”的全套设备制作及安装协议。此项外协工程预计总费用将达60多万元,创造了工会技协最高加工年产量,也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张厂长的积极支持带领下,厂工会不但为大厂增加了效益,还为广大职工增加了福利,办了实事好事,极大的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1992年全厂年终表彰会上,厂工会将一块标有“支持工会工作的好厂长”的精制奖牌郑重奖给了张厂长。
几年来,张福同志呕心沥血,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油化厂。1992年夏天,他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当时厂生产经营正值紧要关头,医生、职工们都劝他静心治病,他却如卧针毡,病稍稍好转,便急不可待地一头又扎进了厂。
今年,为把油化厂彻头彻尾地推下“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张福又及时拟定了新年奋斗目标,他依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提出了从明确“四个关系”入手,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开发“色拉油、调和油、皮革加脂剂、蛋白精系列产品和地板砖”五虎工程生产线及确保新年奋斗目标的“十项突破”。近期,他又及时促成组建了五大公司(厂劳司、粮贸公司、生活服务公司、工会实业开发公司、粮油配件公司),果断地把一些福利设施推向市场,以尽快解决“企业办社会”的包袱。今天,面对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他就像一位沉着的舵手,正满怀信心地驾驭着“油化厂”这艘大船,迎风斩浪,飞速向前。 (照片 安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