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报名日期一再推迟,上海普通高校“劳模班”的招生结果仍然令人失望,截至6月30日,仅一人报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劳模认为,读大学期间,待遇措施不能落实是大多数劳模不想报考的主要原因。他说,尽管上海高教局、财政局、人事局和劳动局专门发文,对劳模读大学的待遇作了周全的规定,但企业自主,政策对企业无制约作用。有关待遇得不到落实,劳模本人又不便“争”:“劳模嘛,应该有点觉悟。”
望“考”却步是劳模不报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先进工作者坦诚地说,工作10年,高中课程“大多还给了老师”,读大学,只能望梅咽口水。
劳模迫切希望完善自我,而“劳模班”招生又无人问津。如何真正爱护劳模,值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